創新賦予傳統工藝新生命 在學校的珠繡大師工作室內,有不少集美工業學校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剪裁得體的旗袍上領口、裙擺,添加上了精美的珠繡,精致的手工高跟鞋鞋面上,以珠繡創作出獨特的花紋裝飾。 事實上,早在2014年,廈門珠繡手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謝麗瑜就與當時集美工業學校的服裝專業開始了合作。 “我們的傳承人既到學校開課,也把學生帶到工作室上課、參觀。”謝麗瑜介紹。廈門珠繡有著百年歷史,學校的美術、服裝等專業,與珠繡需要的藝術底子正好相符,珠繡加上職校的相關專業,不僅能開拓學生的視野,為他們的審美和創作起到“加持”的效果,也能從中發掘可以傳承技藝的好苗子,并且對于職校學生就業也有幫助。 “我們不僅想培養‘繡匠’,更希望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將珠繡技藝帶到服裝設計、工藝品設計等更多領域中去,進入更廣闊、高端的市場,這對技藝的傳承是更有意義的事。”謝麗瑜說。 通過引進大師,集美工業學校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為傳統工藝量身打造傳人。同時,以傳統工藝加持現代職業教育,學校更渴望的是在“守舊”中創新,在傳承匠人精神的同時,為職業教育帶來新視野。 “我們將探討在數字化時代,保留傳統工藝的同時,融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元素,鼓勵學生創新創業,賦予非遺文化新的生命力。”陶順生介紹。 據悉,學校閩南傳統工藝傳承基地還將建設第二期,繼續引入德化瓷藝、惠安石雕和廈門香道等閩南傳統工藝項目。依托傳統工藝進校園,學校未來還希望成為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廈門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基地、廈門文化旅游基地。 |
相關閱讀:
- [ 08-04]廈門翔安舉辦夏令營傳承“紅色基因” 40名營員參加
- [ 07-31]傳承非遺蜈蚣閣 海滄90后年輕人接過重擔
- [ 07-30]鼓浪嶼紅色劇場打造紅色文化盛宴 傳承紅色基因
- [ 07-23]青年是傳承詩詞文化的主力軍
- [ 07-23]學在村內村在學中 集美學村傳承百年“研學基因”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