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宏山新村小區環境優美,氣氛和諧。
錦繡金山小區黨支部、業委會與熱心居民齊動手,清除小區垃圾。
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葉穎 圖/本報 記者何炳進)小區黨支部成員帶著票箱走家串戶,推動業委會成立;黨員擔任業委會重要職務,發揮模范作用引領小區蛻變――面對打通基層治理最后100米這道民生考題,湖里區積極探索推進黨支部與業委會的深度融合,真正激活小區治理的內生動力,讓小區建設有了方向,更讓居民生活有了盼頭。今天,我們一起深入金山街道金山社區的宏山新村與錦繡金山小區,這里的“融合型”業委會正努力把小區打造成居民期待的模樣,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融合釋放能量
委會有“主心骨”消除山體滑坡隱患
故事得從17年前說起。成立于2001年的宏山新村小區,是安置房小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2007年之后,隨著業委會主任離世,原先的第一屆業委會失去了作用。小區長達七年沒有業委會,對舊物業公司缺少監管,讓居民苦不堪言。
四年前,終于迎來了轉機。在金山社區黨委的積極推動下,小區黨支部先后召開群眾代表會和協調會,走進各家各戶推選產生了16名業主代表,并張榜公布。2014年7月,新一屆業委會成立,一共產生了7名業委會成員。
“業委會和黨支部深度融合,我們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業委會’。”小區黨支部書記洪秀珍說,7名業委會成員有5人是黨員,其中的兩名退休黨員都隸屬于小區黨支部。實際上,這樣的深度融合源自于小區黨支部確立的“共商共管”原則,黨組織能夠充分引領小區的各項事務。在洪秀珍看來,黨員能夠在關鍵時刻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必然是新一屆業委會的“主心骨”。
新一屆業委會組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公開招募新物業公司。豐頓物業從7家報名的物業中脫穎而出,成了業委會的“得力幫手”。在業委會的監督下,物業員工兢兢業業,對小區內發生的大小事情都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截至去年,物業費繳交率已經高達85%。
2014年,黨支部推動業委會建設了小區中庭,設立了老年活動室;2015年,黨支部與業委會依規籌集資金,為小區建設了停車場、綠化帶、全方位監控,還加裝了門禁系統;2017年,業委會在小區加裝了健身器材,并建立了小區調解委員會……每一年,宏山新村小區都在越變越好。
最讓居民稱道的是,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聯手對小區后山坡次生災害隱患的處理。由于歷史原因,小區的后方形成了一處高聳的紅土坡,在2016年“莫蘭蒂”肆虐時,就有許多紅土掉落在小區內。去年10月,業委會將整片山坡用水泥和鋼筋封住,還在上面種植了花草。這樣的工程既安全又美觀,小區居民從此再不用擔驚受怕了。
環境的改善,讓和諧的氛圍回到了宏山新村小區。“以前開會都會打架,現在鄰里氛圍親如一家。”這樣的變化,落在每一名小區居民的心里。
團結就是力量
業委會有“聯動力”老舊小區欣欣向榮
很難想象,一個老舊小區,從人心渙散、一片衰敗的景象到居民一心、一派欣欣向榮,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
往事總是不堪回首,2003年成立的錦繡金山小區,由于業委會無人打理、物業公司消極服務,小區逐漸成了臟亂差的“無主之地”,引發眾多矛盾――車輛亂停放、衛生環境差,小朋友在小區玩耍,都能被車撞而受傷。
美麗蛻變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發生。“我們意識到,想要解決小區種種矛盾,成立為居民辦實事的業委會是關鍵所在。”小區黨支部書記馬承鳳說,2017年年底,在小區黨支部的牽頭下,部分熱心業主成立了業委會籌委會,并初步編寫了選舉規則、議事章程、規章制度等細則。2017年11月23日,擁有七名委員、兩名候補委員的新一屆業委會正式成立。
年輕化、專業化、熱心腸,是馬承鳳給業委會貼上的“標簽”。除了業委會主任尤芳論是一名退休企業經理,其他的業委會成員都是在職人員。這其中,副主任江暉是路橋集團的一名工程師,在業委會分管小區建設事務;另一名副主任黃煊是一名在職老師,承擔引進資源的任務。“他們都是熱心業主,一心想要改變小區現狀。”馬承鳳說。
改變眼前的爛攤子,就得從恢復252戶業主的信心做起。去年底,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聯手,發動黨員居民和熱心業主集體出動,清洗小區樓道,還粉刷了21扇樓棟大門。僅用了一天時間,原本污垢堆積的樓道就煥然一新。
將近100多噸――這是小區堆積多年的垃圾總量。在業委會、黨支部、物業的共同努力下,它們終于全部被清理干凈――用了40多輛車來清運。小區居民被深深感動,他們說,黨支部和業委會讓他們“干干凈凈地過了一個好年。”
獲得了業主的支持,業委會在今年3月順利召開了業主大會,通過了7份小區規章制度。這其中,為了讓新頒行的車輛管理條例真正獲得認可,黨支部、業委會、物業聯合行動,夜以繼日挨家挨戶征求意見、登記車輛信息,最終以九成的支持率付諸實施。
實行“三證合一”,嚴控業主車輛管理,黃煊副主任親自動手劃停車位、熱心業主自發管理社會車輛――停車混亂的歷史一去不復返,由此產生的居民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馬承鳳看來,小區黨支部就是業委會的“參謀部”,更是業委會和居民之間的橋梁。在黨支部的推動下,業委會又為小區加裝了50個監控探頭、集資重修兒童設施、開辟了休閑場所……種種跡象表明,有著十多年混亂史的小區徹底成為了歷史,讓安全感和幸福感“回歸”。
【特寫】
身兼多職的
老黨員“楊叔”
小區黨支部委員、業委會秘書、調委會主任――在宏山新村小區采訪時,記者注意到,身為黨員的楊勝財,在小區兼任好幾個職務。平日里,被居民親切地稱呼為“楊叔”的他,不是出現在調解的現場,就是在處理小區的各項事務,忙得不可開交。
“累是肯定的,但是累得高興。”楊勝財告訴記者,他就像黨支部和業委會之間的溝通樞紐,為兩者建立了有機的聯系。小區黨支部開會,他就將小區事務提前告知黨支部成員,由黨支部會議進行討論;業委會開會,他就將黨支部的意見傳達過來,進一步達成共識。這樣一來,業委會每一次的決策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把一個個為民辦實事項目辦得更好。
老楊告訴記者,有這樣的緊密聯系,“紅色力量”在小區不斷凸顯、釋放。每一年,宏山新村小區黨支部都會和業委會聯手,組織黨員和積極分子開展黨建活動。去年,他們前往古田會議舊址,邀請老黨員講述革命故事;今年,他們來到了廈門特區紀念館,回顧經濟特區發展史,感受黨在其中的核心引領作用。
“黨建引領,黨支部與業委會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讓小區治理更有力量。”老楊由衷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