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劉蓉通訊員陳欣)通過大腿和胳膊上三個微小的穿刺眼,把身體里幾乎破裂的主動脈夾層通過覆膜支架修復。近日,在廈門長庚醫院血管外科特聘專家吳巍巍主任的主持下,5名醫生經過8個小時的手術完成高難度手術,創新運用“預開窗”技術結合右髂內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潛望鏡”技術)成功實施微創復雜主動脈夾層腔內修復術。 兇險 隨時破裂危及生命 57歲的鐘先生沒有想到,自己體內最大的動脈——主動脈已經從上到下完全撕開瀕臨破裂。近日,為了治療其他疾病,術前的CT檢查發現了鐘先生的“主動脈夾層”,當地醫院醫生告訴鐘先生,他患有主動脈夾層,且累及的范圍很大,血管壁破壞的情況很復雜,隨時可能破裂,治療極其困難。鐘先生轉到廈門長庚醫院血管外科的吳巍巍主任門診尋求治療方法。 鐘先生的主動脈夾層病變復雜程度遠高于常規主動脈夾層。他的主動脈被夾層撕得七零八碎,仔細閱讀影像資料,可以看出主動脈自上而下總共有3個假腔彼此相連,假腔巨大,真腔被壓得很細,結構復雜,可能發生了多次撕裂,更為兇險。其次,鐘先生的夾層幸運地度過了急性期,但慢性期的夾層反而更加危險,假腔已經“定型”,采用常規的微創方法封堵近端破口,也會因為遠端血管不能重新塑型,假腔持續血流沖擊,而導致治療失敗。 “就像一個被扎破的輪胎,破口位置恰好就與氣門芯緊挨著。”吳巍巍主任介紹,若想覆蓋住輪胎上的破口,就勢必會將氣門芯一起堵住,整個輪胎將無法通氣,“就像血管無法通暢血流,這就是手術的最大難點!” 手術 腔內技術凸顯巨大優勢 在術前仔細評估和與家屬充分溝通后,廈門長庚血管外科團隊決定采取全腔內微創技術治療這一例慢性主動脈夾層,封堵所有主動脈破口的同時重建所有主動脈重要分支血管。 術中吳巍巍主任帶領血管外科團隊聯合應用“體外預開窗”技術、“體外開槽”技術、經假腔“潛望鏡”技術等主動脈微創治療領域的領先技術,通俗來說,就是保證患者左鎖骨下動脈血供,又能避免近端內漏形成,不影響遠期效果。手術歷經8小時后順利完成,術后造影顯示主動脈夾層基本隔絕。鐘先生術后很快恢復正常飲食及活動,凸顯出腔內技術相對于傳統開放手術的巨大優勢。 長庚醫院急診科醫師提醒市民,急性主動脈夾層的早期死亡率,每過1小時增加10%。夾層一旦破裂,即使在醫院內,其搶救成功率也非常低。因此,一旦確診動脈瘤,尤其是直徑超過5cm的主動脈瘤,一定要盡早到醫院進行治療。若突然出現胸背部或腹部疼痛,要警惕動脈瘤即將發生破裂的風險,要盡快送醫。 名詞 主動脈夾層 高壓的動脈血流沖破主動脈內膜裂口,造成主動脈壁分離的一種疾病。 |
相關閱讀:
- [ 08-08]機上老人心血管疾病昏迷 緊急降落廈門搶救
- [ 08-07]飛行途中乘客因自身疾病死亡航空公司該擔責?法院:該!
- [ 08-06]老人突發疾病 廈門市空管接到求助后緊急開出生命通道
- [ 07-03]注意!這疾病發病率已超20%,本周日兩岸專家來海滄……
- [ 06-22]球迷看球加餐小心食安風險 小龍蝦燒烤易致食源性疾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