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文教區排洪溝工程項目打通港頭段最后200米。(林志杰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從天馬山到杏林灣,長達3.8公里的集美文教區排洪溝工程項目因為港頭段最后200米征拆的完成,目前已交付施工。這個節點的打通,解決了政府、施工單位以及周邊高校、居民多年來的一塊心病:此前,由于排洪溝“斷頭”,上游來水淤積在沒有貫通的港頭段,每逢雨季,極易形成內澇、黑臭和垃圾堆積,嚴重影響了文教區、集美新城的環境和形象。
不能再讓“最后200米”拖累整個項目進度!今年來,按照集美區委區政府“項目推動年”的部署,項目屬地后溪鎮成立了強有力的掃尾攻堅工作組,迎難而上、集中火力攻克節點,終于在今年5月,商談取得全線突破并簽訂協議,搶在汛期來臨前順利交付施工,“最后200米”的堵點難題終于得到徹底解決。
以項目推動為抓手,進一步提振干部“精氣神”。今年初,集美在全區啟動了“項目推動年”主題活動,集中火力促征拆、促建設、促招商,加快推動“雙千億”工作,營造比學趕超的干事創業氛圍。
現場
土建基本完成 已具備排洪功能
昨天,記者來到位于后溪鎮港頭村附近的文教區排洪溝工程港頭段項目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排洪溝尾端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整個項目已經具備排洪功能。
現場不少土方車正在平整外圍土地,排洪渠旁邊還鋪上了紅色的慢行步道。施工人員說,下一步除了加緊對排洪渠沿線的隱患點進行排查,還將進行防洪渠周邊的綠化整治提升。
做法
先易后難 綜合施策保障施工
早在今年之前,文教區排洪渠前后段工程已建成投用,僅余港頭段最后200米工程還沒打通。作為今年集美區市對區考核督辦的重點項目,后溪鎮加快了港頭段的掃尾工程。
后溪鎮副鎮長陳各輝告訴記者,港頭段的排洪溝雖然只有200米,但涉及用地包括天馬華僑農場、一家生產仿真花的臺資企業以及存在多年的無手續房屋,歷史遺留問題多,土地權屬和性質的復雜性都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
時間短、任務急,后溪鎮掃尾攻堅工作組通過層層梳理,在吃透政策和多方溝通的基礎上,確定了“先易后難”策略,先從手續資料齊全、權屬相對清晰的天馬華僑農場入手,爭取省屬國企農場支持,并率先簽訂征收協議交付拆除。
同時,借助這家企業自身急需轉型發展的契機,工作組積極說服企業搬遷。由于這家企業租用廠房的情況較為復雜,涉及天馬華僑農場、村集體等多方,工作組主動溝通區重點辦、征收辦、財審中心等部門,嚴格政策審核把關。該項目還涉及多棟歷史違建,針對歷史違建,項目組綜合施策保障施工,確保項目按既定時點推進。
據介紹,項目拆遷面積超過3.8萬平方米,不僅保障了文教區排洪溝項目港頭段用地,也為杏林灣以北B06出讓地塊、軟件學院東路等多個重點項目騰出了空間。
【背景】
“項目推動年”帶動比學趕超
今年初,集美在全區政府系統開展為期一年的“項目推動年”活動,通過建立責任明確、機制完善、考核嚴格的工作推動機制,強化領導帶頭、一線推進、比學趕超,加快實現產業發展提速、城市建設提質、生態環境提升、民生福祉改善的總目標,為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做出集美貢獻。
這種以開展全區性的主題活動力促工作提質提效,已經成為集美區的“新常態”。去年,集美區就通過開展“效率提升年”活動,進一步優化了政府部門的工作機制,辦事效率。作為去年“效率提升年”活動的銜接,今年的“項目推動年”活動將突出抓項目、抓落實,全年一共梳理了153個重點項目,涵蓋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工業及服務業項目等多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