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區正闊步建設廈門現代化中心城區。(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湖里區扮靚航線下的風景線。
最美的風景是人。湖里群眾主動參與家園文明建設。
廈門日報訊(文/本報記者 郭筱淳 通訊員 鄭沁儀 陳瑜瑾本版圖/湖里區提供(除署名外))去年9月,出席廈門會晤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乘坐飛機在廈門高崎機場緩緩降落,航線下是大紅色的閩南風情屋頂,中外記者用相機定格下了這美麗一幕。
時隔一年,廈門會晤一幕幕場景仍讓人念念不忘。經受住重大考驗、形成有效機制、破解一批難題——正闊步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湖里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總結發揚廈門會晤的好經驗好機制,保持干部拼搏奮斗的精氣神,不斷打造“大城管”深化版,時刻回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讓城市更美好,讓生活更精彩。
建設新形象
對于湖里區發生的變化,很多人用“煥然一新”來形容:俯瞰全景,“一環四橫六縱”的快速路網,全線暢通;走進街道,一排排房屋立面舊貌換新顏,是“站起來”的城市風景;步入街巷,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園”,凸顯品質……
搭乘“金磚機遇”,湖里區不斷在“建”上下功夫,推動城區形象再上新臺階。一年來,在全面進行立面改造整治、道路美化綠化的基礎上,湖里區正探索更深層次的城市更新行動,通過“政府引導、居民自主、企業參與”的方式,推動西部舊村更新提升。
城區建設永遠在路上。當前,湖里區緊緊抓住全市“雙千億”工作,大力配合推進軌道交通、第二西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快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環衛基礎設施、人行天橋等項目建設,打通一批斷頭路,繼續推動學校、公園、地下停車場等設施的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湖里區“八山兩水”健康步道項目已列入全市為民辦實事項目,開啟推進加速度。
精細化管理提升便民化服務水平。圖為仙岳公園的便民電動車接送市民上下山。(記者何炳進攝)
拆出“新湖里”
拆東部舊村、拆“兩違”、拆“臟亂差”……一年來,湖里區黨員干部撲在一線、攻堅克難,努力拆出新天地,繪就一幅新畫卷。
一座島內東部新城正在湖里崛起。2017年以來,湖里區東部舊村征遷工作不斷刷新紀錄,后埔-枋湖片區全面完成薛嶺、枋湖、梧桐三個舊村的整村征遷任務,創造了湖里區乃至全市舊村改造的新標桿和新模式;金山街道五通社區東宅社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整村征遷簽約,刷新了湖里區乃至全市的征遷速度。今年來,湖里區乘勢而上,全面啟動東部舊村整村改造,涉及10個“村改居”社區、29個自然社,拆遷房屋總量達到1300多萬平方米。當前,七大征遷指揮部已就位,大規模拆遷蓄勢待發。
“零容忍態度整治‘兩違’,確保轄區內一平方米的‘兩違’也不能增加!”在湖里區,整治“兩違”的高壓態勢一直持續中,今年來,拆除“兩違”面積已達到27.7萬平方米。這個過程中,湖里區重點整治歷史違建,位于禾山穆厝的一處占地1.6萬平方米的歷史違建,僅用兩個月時間就完成拆除,這片臟亂的“城中村”將變為“城中景”,建成集綠化、休閑、健身為一體的街頭公園,提升城區品質的同時,更給群眾滿滿獲得感。
管理新成效
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刮風下雨,都阻擋不了每周三下午路長們的腳步,他們走街串巷,發現問題、解決難題,實現“立診立改”。
高端專業洗掃車能“騎”上人行道開展清掃工作,湖里區用“以克論凈”的標準,給每條街道深度“美容”。
行政執法力量下沉到街道、社區、小區,不斷加強“兩違”巡查力度,確保城市環境亂象一網打盡……
一年來,湖里區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提升著城區的溫度與內涵——他們成立高規格的區城管委,引進建發集團作為城區管理的“大管家”,推行路長制,實行區行政執法中隊派駐街道、市政園林行業國企化管養、道路作業質量“以克論凈”量化考核等機制改革……創新完善的機制,讓湖里區城區風景線日益靚麗。
精細化管理,高標準運作,給群眾生活帶來新變化。在仙岳公園,交通系統全面升級,寬闊的公路變身步行道,有電動車接送群眾上下山,老人和兒童還能享受免費服務;而走進背街小巷,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撲面而來,就在今年7月島內兩區背街小巷的市容環境衛生評比中,21條街巷因為殘留垃圾量為0而并列第一,湖里區就占了14條。
治理新家園
城區之美,核心是人之美。廈門會晤的召開,激發著特區發祥地群眾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東道主的熱情。如今,一種共治共享的家園情懷在湖里區激蕩,一年來,湖里區先行先試推行“黨支部建在小區上”,發揮小區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促進各方力量融合共建,精準服務小區居民群眾,同時制定出臺“1+4+N”系列文件,進一步深化小區治理,真正打通基層治理最后100米。
全面推行小區治理,讓越來越多的小區上演變身記,安置房小區達嘉馨園曾經投訴不斷,現已變身為和美幸福的溫馨家園,更有小區醫生、小區調解員、小區律師等力量進駐,服務群眾零距離;而在國貿陽光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深度融和、共同努力,用一年的時間進行地下車庫、小區外墻以及水管“三大工程”改造,建設安全美麗家園。
而在垃圾分類、門前三包等工作的推行過程中,湖里區群眾參與意識,養成意識不斷增強,更創新出“綠色錢包”、定時定點收運模式、家庭+學校+社區+企業聯動模式等一系列好經驗、好做法,在全區乃至全市推廣,更獲得國家住建部領導的點贊。今年來,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島內各街道居民小區進行督查暗訪,湖里區殿前、湖里、江頭等街道始終名列前茅。
美好生活培育美好人民,湖里區城區文明涵養進一步提升,金安、金尚等一批社區被評為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更涌現出久久愛心、左鄰右里等一批最美志愿服務隊,他們活躍在小區、活躍在人們身邊,帶動更多的人見賢思齊、向善向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湖里區“最美現象”從“盆景”到“風景”再到“風尚”的層層嬗變,生動地說明了,提升人的素質,必須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落細落小、抓長抓常,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進人們心中,成為群眾幸福指數增長點。
【亮點】
連續五年
全市“兩違”綜治
考評第一名
湖里區持續深入開展店招廣告、市容環境整治、街面停車秩序等專項整治,在市對區2017年度城市綜合管理績效考評中位列全市各區第一。
該區連續五年獲得全市“兩違”綜合治理考評第一名,連續二年獲得全省無違建示范點。
該區率先在全市實施地下空間使用權公開拍賣出讓建設公共停車場,有效緩解停車難題,在市對區2017年度公共停車設施建設工作考評中名列第一。
【特寫】
創新機制
“保鮮”高顏值城區
行百里者半九十,城市管理永遠在路上,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2017年以來,湖里區不斷創新城區管理機制,用常態化的運作、更扎實的行動,為城區美麗持續保鮮、為城區顏值不斷加分。
深化路長制
全面推行的路長制,正是湖里區打通城市管理、文明創建最后100米的有力舉措。路長制的核心在于責任,通過構建“社區+路長+路巡員+樓(梯)長”的責任體系,真正做到城市綜合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定路定人定責,實現城市綜合管理全覆蓋。
從2017年7月份施行“路長制”至今,每周三下午,湖里區的776名機關干部和5個街道的649名干部,都準時出現在路上,承包399條主次干道、252條背街小巷以及602個小區和網格,用實際行動帶給街區實實在在的美。
在路巡中,路長們堅持把市容環境衛生和空氣質量提升作為整治重點,已發現解決上萬個城市管理問題,露天燒烤、占道經營、噪音擾民等一系列城市管理頑癥被一一破解。
落實清單制
清單化,是湖里區城區管理的“秘方”,他們探索實現任務清單化、標準清單化、問題清單化,讓城區管理有章可循、富有成效。
任務清單化——每年年初,湖里區城管委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對城市管理各項任務都進行再分解、再細化,要求各街道、各部門對號入座、領走任務。接到任務后,各責任單位明確具體時間表、線路圖、責任人,倒排進度,確保任務落細落實。
標準清單化——湖里區通過制定標準規范,讓城市管理能夠“按圖施工”、有章可循。目前,湖里區已制定出臺道路作業質量“以克論凈”、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等一系列規范。接下來,還將在市政設施、環衛保潔、園林綠化、環境保護等領域制定更完善的行業標準與考評辦法。
問題清單化——湖里區要求各街道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及時將上級通報的問題、路長發現的問題、群眾投訴的問題、自己查擺的問題建立臺賬,對賬銷號,著力解決城市管理的突出問題。
推動信息化
當前,湖里區正在加快建設“數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臺,把數字城管、12345便民服務、公共安全管理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集成化的便民平臺。同時,湖里區還將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推行智慧環保、智慧環衛、智慧交通、智慧停車、智慧執法,讓城市管理更“聰明”、更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