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交流 在觀摩中觸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2014年,“中華情·中國夢”書畫大展在廈門展出后,到金門巡展;2015年,220位臺灣書法家以“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為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書法長卷22幅;2016年“海外華人書畫作品展區(qū)”展出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人書畫家作品…… 熟悉的地點,不同的作品,相同的熱絡交流場景,一張張照片鐫刻下五年來“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中那些令人難忘又溫暖的瞬間。今年展出現(xiàn)場,特別設立的“‘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五年活動概況圖片展區(qū)勾起大家濃濃的回憶和無限的感慨。 “精品作品很多,很難得的書畫盛宴。”駐足仔細欣賞,臺灣書法家鄭輝雄不斷按下快門,“收藏”起作品。他說,“參展的書畫大家很多,通過作品來交流,能夠接觸到不同的創(chuàng)作方式,非常棒,對于發(fā)展書畫藝術有很大促進作用。” 臺灣“中國畫學會”理事長唐健風說,“兩岸同根同源,這樣的平臺,不僅可以促進兩岸書畫藝術的交流,更可以提高雙方的繪畫技巧和水平,每年一次的書畫交流很踏實、很貼切。” 中國美協(xié)會員蕭峻展出了一幅山水花鳥畫,這是他潛心研究的創(chuàng)意畫法,將山水畫和花鳥畫結(jié)合,“通過展出交流,自己對作品的要求也更高,不斷在尋找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方式。” 兩岸及海外華人藝術家們聚集這一文化盛事平臺,在交流中開啟一個個書畫創(chuàng)作的靈感,在交流中不斷增進感情,用美麗“中國夢”匯聚正能量,凝聚愛國情結(jié)和民族精神,增進兩岸文化深入交流,共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 關鍵詞 共融 用作品傳達“兩岸一家親” 這是一個交流的平臺,更是一個交心的平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讓兩岸藝術家們在一次次活動中不斷增進共識,共融共進攜手前行。以“書畫”為媒,兩岸藝術家們也將心聲寄予作品。 “兩岸是一家人,文化血緣當然親啊。”“中華文物保護協(xié)會”理事長、臺灣藝術大學原校長黃光南已經(jīng)是第三年參加活動,在解讀自己的水墨畫作品時,不斷重復作品的內(nèi)涵。擁有60年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的黃光南用一幅現(xiàn)代水墨畫,巧妙地傳遞了心聲,又彰顯了自己的功底。“畫上有窗,打開窗有火熱的紅日,這代表火熱的心,柿子和玫瑰寓意事事順意和富貴。這是兩岸對彼此的祝福。” 臺灣書法家徐寶珍每年都有作品參展,但來活動現(xiàn)場,今年是第一次。看著現(xiàn)場琳瑯滿目、各具特色的作品,她說:“以后爭取每年都要來參加。”盡管剛來廈門,但是徐寶珍已被這里親切的氛圍打動了,“語言相通,生活習慣也一樣,人們都很熱情,很快就能融入一起,希望用翰墨情緣,不斷深化兩岸情誼。” “我是端午節(jié)在北京出生的,出生后6個月就去了臺灣,在我的心里,我是中國人,這里就是我的家,回家來參加書畫展,我感到特別親切。”雖然作品多次參展,但臺灣畫家褚端平是第一次來到廈門參加書畫展,站在自己的畫旁,她說:“以后我要常常來。” 關鍵詞 傳承 凝聚文化發(fā)展正能量 節(jié)目類型豐富多樣、節(jié)目內(nèi)容緊扣時代脈搏。更難得的是,文藝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厚重的文化底蘊、崇高信仰和道德情懷。回首五年來中秋展演慰問演出這一重頭戲,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這一平臺,傳播了滿滿的正能量,唱響了中國好聲音,展示了中國文化藝術傳承與發(fā)展的力量。 在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廈門大學建南大禮堂,一臺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在觀眾的期待中如期而至。讓人感動的是,所有參演的演員,都是響應中國文聯(lián)的號召,無償助演的。 “感嘆當年的設計,感嘆這么多年的保護。”導演柳常生說,這是“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第一次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里演出,機會很難得,希望通過藝術家們的演出,將祝福傳遞給廈門市民,傳遞給海峽對岸的同胞。” “月亮月光光,照到大廳門……”一首原創(chuàng)的合唱《月亮月光光》瞬間烘托出濃厚的中秋氛圍。來自A萌閩南語合唱團的動情演繹,讓在場觀眾感動不已。傳統(tǒng)詩詞混搭閩南童謠的創(chuàng)意來自臺灣音樂人楊慕,編曲創(chuàng)作、排練、錄制的工作在短短七天就完成了。“中秋月圓,人團圓,由成人和孩子共同演繹這樣一首歌,體現(xiàn)的是傳承的寓意。” “傳播正能量,唱響好聲音,凝聚大家愛國愛家情懷。”中國紅歌形象大使蘭妮兒是第二次參加中秋展演慰問演出,再次來到熟悉的舞臺,她笑著說,“通過文藝的方式唱響中華情中國夢,這樣的方式直抵人心。從不斷創(chuàng)新和豐富的節(jié)目中,我也感受到了中國文藝事業(yè)的傳承與發(fā)展。”蘭妮兒也希望通過演唱更多紅色歌曲,傳播紅色文化,助推紅色文化發(fā)揚光大。 觀眾們從表演中也汲取了強大的力量。思明區(qū)文物尋根志愿宣導團志愿者、思明區(qū)文物保護志愿者看著精彩的藝術表演,個個充滿自豪。“我們的公益事業(yè)就是保護文化遺產(chǎn),傳承歷史文化。”市民李永波是新加入的文物保護志愿者,他直言,“正是被宣導團和文保志愿者的無私奉獻所打動,認識到這一志愿行動的重要意義,一定會堅持做好。” |
相關閱讀:
- [ 09-20]違法銷售中華鱟 廈門曾厝垵南路一家海鮮大排檔被立案調(diào)查
- [ 09-18]“中華情?中國夢”慰問演出首次走進高校
- [ 09-18] “中華情?中國夢”慰問演出首次走進高校
- [ 09-18]翰墨歌盛世揚帆新時代 “中華情·中國夢” 中秋展演活動在廈啟幕
- [ 09-18]“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在廈門開幕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