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少了 線上低價電影票不好買了 業界人士認為,票補“縮水”長遠來看利大于弊,電影行業將回歸內容質量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語晴)19.9元的低價電影票時代終結了嗎?9月中旬,一則關于“停止一切線上票房補貼”的電影“新政”將從10月1日起實施的傳聞引起市民關注。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今年國慶假期,許多市民仍然可以在線上票務平臺買到低價電影票。 調查:國慶期間仍可買到低價票 記者走訪廈門中華電影院、思明電影院了解到,今年國慶期間,電影票房的補貼力度實際上與前幾個月無異。在國慶檔前一周的預售期內,各大線上票務平臺的App首頁仍然可見19.9元/張的低價票預售廣告。 不過,市民也發現,低價電影票如今越來越不好買了。市民王小姐說,今年以來,部分票務平臺對低價電影票的購買限制越來越多,“以前不限場次,現在低價票大多限定在白天場。” 張小姐在9月30日中午12時登錄淘票票、貓眼電影等平臺時,發現還有不少特惠場次,沒想到僅過了2個小時,特惠票就被一掃而空了。“跟以前相比,特惠票數量少了,大家都搶著買。” 事實上,更早以前,各大線上票務平臺甚至還有5元/張、9.9元/張的超低價電影票,但此類補貼所引發的“價格戰”及惡性競爭為電影人所詬病。因此,今年1月,就有片方聯合提出:要實施“每張電影票不低于19.9元、票補張數不超過50萬張”等舉措。從那之后,線上票務平臺上越發難覓5元/張、9.9元/張的低價電影票。業界普遍認為,票房補貼“縮水”是大勢所趨。 觀點:長遠來看有利于電影行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短期來看,低價票的減少,會對票房造成沖擊,造成預售下降;但從長期來看,低價票的減少,使人們觀影頻率下降,就相當于對影片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廈門一家影院的經理表示,目前,他們的影院85%的電影票都在線上銷售,線上票房補貼的減少,勢必放緩電影票房的增長速度,但長遠來看卻是利大于弊,“電影行業將因此回歸內容質量和平臺產品競爭”。 數據 貓眼電影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七天時間,全國電影票房19.0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1.1%;在廈門,今年國慶檔票房總額1389.9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84.2萬元下降12.2%。 解疑 線上購票 為何優惠明顯? 同一場次的電影,在線下影院購票要花70元,而在第三方線上票務平臺花30元、甚至19.9元就能買到電影票,這是什么原因? 業內人士透露,首先,第三方線上票務平臺與影院方尋求售票合作時,一般會以影院方所能提供的最低票價簽下合作售票約定;其次,電影制片方會對第三方票務平臺投入票房補貼,降低電影票的售價,以達到增加觀影人數、提高排片率的效果;再次,第三方票務平臺有時作為電影合作發行方,也會投入資金補貼票房、開展優惠促銷。因此,線上電影票價往往低于線下。 |
相關閱讀:
- [ 09-28]廈門電影票“退改簽” 支持場次少標準不一樣
- [ 09-20]完善電影票“退改簽”方案并盡快實施
- [ 09-19]《江湖兒女》口碑獲贊 賈樟柯為網友報銷電影票
- [ 09-14]電影票“退改簽”,為何就這么難?
- [ 09-03]“票房與口碑倒掛”現象減少,暑期檔電影票房創新高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