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大型詩文音樂誦讀會《嘉庚頌》 看“一座城·一個人”回顧展
嘉庚文化周活動亮相白鷺洲
《嘉庚頌》詩文誦讀會以配樂誦讀和經典歌曲合唱為主要表現形式,回顧了陳嘉庚先生光輝的一生。(廈大宣傳部供圖)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嘉庚頌》詩文朗誦、“一座城·一個人”回顧展、“嘉庚星”科普活動、嘉庚主題文創產品展、“嘉庚郵局”首日封派送、嘉庚故事展演展播……一系列精彩紛呈、意義深刻的嘉庚文化周主題活動,與您相約10月27日白鷺洲廣場。
嘉庚主題活動讓您邊逛邊學
在廈門,沒有人不知道陳嘉庚的名字,以誠毅、勤儉、奉獻、愛國為核心的嘉庚精神更成為這座城的城市精神。每年10月,廈門都以“嘉庚精神宣傳月”來紀念嘉庚先生、弘揚嘉庚精神。
作為今年“嘉庚精神宣傳月”的重要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指導,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校委會、廈門日報社、陳嘉庚紀念館主辦的首屆“廈門嘉庚文化周”活動,將在下周六與廈門日報社第十八屆讀者節同期舉行、相互呼應,借助豐富多彩的活動,打造弘揚嘉庚精神的主舞臺。
下周六,去年廈門會晤期間本報參與主辦的“一座城·一個人”展覽將再次登場、亮相白鷺洲,并將以文圖形式“再現”本報策劃采寫的“一座城·一個人”特刊、《嘉庚世界地圖》等精華內容。此外,現場還有豐富多彩的嘉庚主題的科普活動、文創產品展,適合家人、孩子一起邊逛邊學。現場還將有“嘉庚郵局”首日封及嘉庚主題圖書贈送活動,市民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廈大師生帶來《嘉庚頌》詩文朗誦
值得一提的是,由廈門大學創作演出的大型詩文音樂誦讀會《嘉庚頌》,將在下周六的白鷺洲廣場主舞臺演出,讓市民朋友近距離了解嘉庚故事、感悟嘉庚精神。
其實對很多嘉庚學子和廈門市民而言,《嘉庚頌》并不陌生,它曾在多個重要場合在廈門大學、集美大學上演,并曾在2016年首屆嘉庚論壇期間,為與會的海內外華僑華人代表、嘉庚后人以及集美學校師生帶來令人難忘的精彩演出。
大型詩文音樂誦讀會《嘉庚頌》由《永遠的豐碑》《傾資興學赤子心》《烽火中的民族光輝》《與新中國同行》和《光榮與夢想》五個篇章組成,運用詩文朗誦、獨唱、大合唱、舞蹈、情景表演等多種表演形式,并結合電視短片和視頻資料等,實現情景交融的效果,再現了陳嘉庚先生南洋創業、傾資興學、領導華僑支援抗戰、積極參政議政等史實。一幕幕生動的場景向觀眾展現了一位傾資辦學、興學救國的愛國華僑的偉大精神。每一次演出,觀眾都直言“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值得一提的是,《嘉庚頌》文本創作和參演人員都是廈大師生。《嘉庚頌》全場詩文由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朱水涌創作完成,參演人員以廈門大學師生為主體,既有藝術學院的專業師生,也有普普通通的詩歌愛好者。據悉,《嘉庚頌》整場演出70分鐘,已經成為廈大新生教育必備節目,今年10月20日、10月21日將分別在廈大本部和廈大翔安校區演出。
在10月27日的嘉庚文化周主題活動現場,市民觀眾將能看到由廈大學子帶來的《嘉庚頌》節選。
相關
203人獲頒陳嘉庚獎學金
陳嘉庚長孫陳立人(左)為獲獎師生頒獎。(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陳青)昨日,來自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菲律賓、老撾8個國家的203名海外華僑華人學生齊聚集美福南堂,參加2018年度陳嘉庚獎學金頒獎儀式。
這203人中,包含博士生1名、碩士生30名、本科生107名、高職生10名、中職生18名、高中生8名、語言生29名。他們就讀于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集美大學、集美中學、集美工業學校、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
此外,昨日458名師生獲頒2018年度集美學村獎教獎學金。
生源數增長 招生質量提升
頒獎儀式上,相關負責人也介紹了本屆陳嘉庚獎學金招生工作的新特點。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語言生招生數從去年的116名減至30名(實際報到29名),學歷生比重也因此有所加大。尤其是各招生院校的優勢專業吸引了更多東南亞華裔學生申請。今年陳嘉庚獎學金學生專業有65個,較去年的25個專業增加了40個。
招生質量的提升,得益于生源數的增長,為招生工作爭取了錄取空間——經過一年的宣傳推廣和實際運作,今年陳嘉庚獎學金申請人數達到638名,較去年的369名增加了近一倍。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錄取224人(實際報到人數為203人),錄取率約1:3。
華僑華人學生有志漢語教育
這些海外華僑華人學生中,有不少人有志于從事漢語教育事業,對傳播中華文化、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起到推動作用——這也是廈門設置陳嘉庚獎學金的初衷。
“我今年30多歲了。”被問到年齡,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的泰國研究生甘樹清有點不好意思。她告訴記者,自己以前是做生意的,如果沒有陳嘉庚獎學金,她就沒有機會來中國學習。“我喜歡中華文化。”甘樹清說,學成歸國后要改行做一名中文教師。“在中國,支付很方便,手機掃一掃就可以了。”來自馬來西亞的李家樂同學不僅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會說閩南話。“我在華大華文學院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支持中文教育,是每一個華人的義務。”李家樂祖輩是南安人,他從小就學習中文,也喜歡舞龍舞獅和24節令鼓。
市委統戰部、集美校委會去年牽頭設立陳嘉庚獎學金,資助“海絲”沿線國家華僑華人學生和港澳臺地區集美校友后裔來廈學習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