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業青年李芝芝收集的閩南沿海特色的舊物件 (東南網記者 文潔 攝)
東南網10月25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文潔)滲透著年代感的閩南文化如果一定要給它一個潮流的表達場所,那只能是在廈門沙坡尾。24日下午,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福建站的記者們走進沙坡尾,聽潮流時尚的閩南文化故事。
臺灣創業青年李芝芝收集的閩南沿海特色的舊物件 (東南網記者 文潔 攝)
尋跡漁港文化
“王船”成游客打卡地
沙坡尾藝術西區是一個年輕文化藝術區,文創青年對這里有特殊的偏愛,水產加工廠房、車間被他們改造成餐廳、藝術空間。陳列著雕塑、陶藝、版畫、服飾設計、手作木藝的空間本身就充滿故事。游客從這里帶走的不僅是潮流的藝術品還有“那些年”的回憶。當然,這里還是思明區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很多臺灣青年在此地創業、學習。
沙坡尾的迷人之處在于它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漁港文化,尤其是獨特的民間信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閩臺“送王船”便是其中之一。王船祭是中國閩南沿海民間于16世紀-17世紀創造的撫慰、祭祀歷史上不幸葬身海洋者的大型儀式,并隨閩南人的海上貿易與遷徙,于17世紀-20世紀傳播至臺灣,乃至東南亞等地。閩南人稱死于海難者為“好兄弟”,稱“送王船”為“做好事”,稱“代天巡視狩”的海上保護神為王爺。儀式由相關社區的宮廟或宗祠于秋季東北季風起時組織舉辦,舉行盛大的典禮祭祀王爺和普度“好兄弟”,請“好兄弟”跟隨王爺上王船,扛抬王船踩街游行,并以各種精彩的藝術表演陣頭開道;夜晚,再將王船焚燒或推送大海,以送王爺海上巡護百姓平安。
這里提到了宮廟,就不能不提及沙坡尾漁家獨特的信仰崇拜,有當地特有的釣槽王、鉤釣王崇拜等,還有兩岸民眾都十分熟悉和敬仰的媽祖。今天,人們在沙坡尾的朝宗宮和龍珠殿,可以尋覓到他們的蹤跡。其中的朝宗宮,將媽祖文化和鄭成功文化相結合,開辟了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新途徑,有力地推動兩岸的交流和往來,已經逐漸成為了兩岸民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2015年,沙坡尾啟動老城區有機更新改造,2016年利用“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的有利契機,整治與改造提升同步推進。整治一新的沙坡尾“舊貌換新顏”,不僅是“混搭”建筑、多元文化、創意無限的“活態博物館”,還是一座擁有生活氣息、充滿味蕾記憶、縈繞著鄉愁的“活態博物館”。風景宜人處,可以訪舊,可以品新,更可以慢慢地品味人和自然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傳統和現代的和諧如影隨形的魅力。
臺灣著名藝術家、音樂人楊慕老師現場彈唱《廈門親像一首歌》。(東南網記者 文潔 攝)
創作《廈門親像一首歌》
臺灣著名音樂人楊慕:閩南語歌可以很“潮”
“廈門親像一首歌,咱來唱歌給全世界聽,讓全世界聽見廈門……”這首風靡兩岸的廈門城市歌曲代表作《廈門親像一首歌》,正是臺灣著名藝術家、音樂人楊慕老師為“音樂廈門”量身創作的主題曲。
楊慕老師近年來久居廈門,2013年在沙坡尾創辦了微風樂集藝術團。在鋼琴前,伴著美妙的樂音,楊慕老師頗有感觸地說:“這首歌是我在臺北士林街頭創作的。在那里,我回想起廈門,那種輪廓和情感更加清晰,一首歌的旋律就這么流淌出來了。”
在楊慕老師看來,廈門是一個可以散步、可以休息、可以創作的地方。是這里的氛圍,讓他決定站出來,帶領兩岸的年輕人們,一起來做點什么。其中就包括微風樂集辦的很多場音樂會,讓臺灣樂團能夠來到這里,讓兩岸年輕人可以借此展開更深的交流。
現在,楊慕老師著手打造A萌閩南語合唱團。楊慕老師認為,閩南語是一門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方言,但不管是在這里,還是臺灣,有許多年輕人都不太愛說閩南語,閩南語歌更是成為老人家的喜好。想要守護傳統,讓在地文化得到更久遠的傳播,發揚光大,這就需要創新發展。
他希望,通過對音樂形式的不斷創新和探索,把閩南語跟抒情、嘻哈等結合起來,賦予閩南語新的價值,讓閩南語歌能有新的魅力,更符合年輕人的喜好和時代潮流,進而讓兩岸年輕人都知道,閩南語歌也可以是很“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