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銘解開墓主身世 經考古人員測量,出土的墓志銘題為“明賜進士廣西憲副海若劉公暨配恭人林氏合葬誌銘”,高0.6米,寬0.59米。墓志銘旁還有供桌、椅子等隨葬明器。 廈門市博物館考古部研究員鄭東介紹,墓志銘上的內容解開了墓主的身世之謎:男墓主生于隆慶戊辰年,卒于崇禎壬申年,享年65歲;女墓主生于隆慶壬申年,卒于萬歷甲寅年,享年43歲,安溪龍門人。夫妻兩人可能育有1個兒子、3個女兒,其中1個女兒與林一材聯姻,“兩戶人家堪稱名門望族,門當戶對”。 但這一夫妻合葬墓的下葬時間為清順治十一年,墓志銘落款為其子孫。“可以認定這是一座明朝人的清代夫妻合葬墓,但為何會延遲到清代才合葬,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考究。”鄭東說。 墓志銘題中的“海若劉公”指的正是劉夢潮。據《同安縣志》里的《鄉賢錄》記載,劉夢潮字國壯,號海若,明代同安縣人。從墓志銘所述,劉夢潮50余歲才中進士,明朝官至廣西按察副使,相當于現今的廳級干部。 而劉夢潮的父親劉存德也曾任浙江按察副使。據《同安縣志》記載,劉存德,字至仁,號沂東,先后任浙江道御史、松江知府、浙江按察副使、廣東海道兼番市舶提舉司。 出土文物有助研究地方史 “沒想到出土了這么多珍貴的文物,幾乎囊括了文房四寶。”擁有30多年考古經驗的鄭東很是欣喜。 在男墓室,鄭東等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本線裝古書。“這是我第一次在廈門地區的明清古墓中發現保存完整的線裝古書。”后期,考古人員將對線裝古書進行保護性處理,再進行深入研究。 第二件讓考古人員驚喜的事是,古墓中還有一個上漆硯盒。雖然漆有些剝落,但打開后可以看到硯臺上刻著“萬歷丁巳孟秋採端溪之紫云命工仿古割制”,旁邊還有毛筆和墨。鄭東說,硯臺形狀漂亮,至今仍可使用,“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說明這一出土的硯臺品質好”。 考古人員還在女墓室發現了一把完整的折疊扇。“扇柄柄端的佩飾是琥珀墜,品質高。”考古人員表示,在做好保護性舉措后,他們將進一步研究。鄭東表示,接下來,市區兩級的考古人員將繼續對墓志銘、線裝古書等文物做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墓志銘,內容豐富,且涉及當時的歷史、名人等概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有助于進一步研究廈門地方史”。 |
相關閱讀:
- [ 11-26]查處“兩違”有利器 廈門同安治違成效顯著
- [ 11-26]廈門同安區探索兩輪電動車充電樁建設運營新模式
- [ 11-26]廈門同安92個智能充電樁站點投用 充電插座明年增至3300個
- [ 11-25]廈門同安一老漢一心想發財 30萬元被騙光
- [ 11-23]廈門同安澳溪村舉行第二屆鄭成功民俗文化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