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會現場舉辦了多場校企合作簽約儀式。
對接會現場
東南網12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文 施辰靜/圖)12月3日,閩西南第一屆暨廈門市第十六屆校企合作對接會在廈門舉行。來自全國15個省市的151所院校,與來自廈門、漳州、泉州、龍巖、三明等閩西南五設區市的752家企業來了一場面對面的“相親”,眾多高技能人才成為企業爭搶的“香餑餑”。院校與企業意向簽約書1 87份,共計簽約學生1 1892人,簽約工種較集中的有數控加工、工程技術員、設備管理員、智能控制、工業無人機、倉儲物流、醫藥技術、機械加工、城市軌道交通。
校企攜手“定制”高級人才
此次對接會,采用的是院校“擺攤”,讓企業自由挑選。
里三層外三層,三明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攤位前的盛況,讓已參加多屆對接會的副校長陳昌初還是有些不適應。他跟同事仔細甄選著收集來的企業材料,準備進一步“優中選優”。
三明市第二高級技工學校是由原三明市第三技工學校跟原永安技工學校整合成立的,以培養中高級技術工為主。此前,兩所學校已經參加了多屆廈門校企對接會,每年向廈門輸送上百名高技能人才,甚至還與廈門的企業共同開辦了“精準扶貧”的定向培訓班,凡是經認定的家庭困難學生在學習期間,書本費、住宿費和學費全免,并可每月享受國家困難補貼200元。學生兩年后學成畢業后,第三年直接進入公司就業。
“校企對接會,讓校企直接面對面溝通,不但可以方便解決雙方的實際需求,還能促進雙方更加深度的合作。”陳昌初說,以前參加對接會,企業更多的是來跟他們招聘畢業生,但今年很多企業則是來跟他們談合作辦學,簽訂“訂單式培養”計劃。在他看來,校企對接平臺升級完以后,對校企雙方來說,可以選擇的范圍更廣了,“像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各個區域產業發展的情況,更精致地確定我們的辦學方向”。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企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迅速攀升,中高級技能人才的熱度一路上漲,并成為用人市場中的“香餑餑”。然而,僅靠學校自行培養,往往難以滿足企業需求。因此,“學前訂單”“崗前訂單”等校企攜手的“高級定制”正以更直接、更精準、更高效的優勢迅速成為雙方的“新寵”,推動著就業和用工的雙向便利。
廈門技師學院已經連續多年參加對接會,目前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已經全部實現就業。不過,一個上午下來,還是有包括TDK在內的多家企業前來簽訂協議,提前預訂明年乃至后年的畢業生。招生就業處主任陳祖樑表示,通過“人才訂單班”等校企合作的形式,他們的學生就業變得更加容易,而且起步點也比較高。
五市抱團優化區域人力資源
本次對接會吸引了來自安徽、甘肅、湖南、云南、貴州、四川等15個省市的151所院校報名參會,涉及13萬多名畢業生。參會院校提供了電子商務、光電工程、自動化、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等240多個專業。來自廈門、漳州、泉州、龍巖、三明五市共752家企業參會,其中,廈門618家企業,漳州、泉州、龍巖、三明共134家企業。
對接會由廈門市政府主辦,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龍巖市、三明市等五市人社局共同承辦,通過政府牽線搭橋、校企資源信息共享、打造校企合作交流平臺。因應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啟動,已成功舉辦十五屆的廈門校企對接會首次將對接范圍從廈漳泉擴大到閩西南五市,新增龍巖、三明市首次參會。
當天,三明市人社局副局長陳永連帶著20多家三明企業到廈門參加對接會。他說,廈門多個行業在省內乃至國內都處于龍頭地位,作為山區地市的三明市加入這個校企對接平臺,對產業帶動、人才培養、農民工轉移乃至扶貧攻堅等,都會有很大的促進。
推動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人力資源要素保障是區域協同發展的有力舉措和重點任務。此次校企對接會,正是閩西南五市人力資源抱團增強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將為閩西南協同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并促進區域內人才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
“升級后的校企對接平臺效率很高,選擇面也廣非常多,不到10分鐘,我要的500多個實習見習生名額就找到了。”拿著一沓從各院校收集而來的材料和意向書,福建省軍安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的人事經理小陳喜開顏笑。其中,僅福建鐵路機電學校就跟她簽了一個有關高鐵乘務服務的200名學生的協議。
良好用工環境彌補薪資短板
今年的對接會上,許多院校提供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廈門市乃至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急需緊缺工種專業,為五市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劉江逛了一圈,除了跟一些有合作的院校進行再次深入對接,今年也多接觸了一些新的院校。
“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各類人才,對接會上能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院校跟不同特色的專業,可以提前做個摸底,為今后合作做準備。”劉江說,現在人才爭奪大戰在全國各地愈演愈烈,企業有機會跟更多的院校通過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有利于找到、培養更多適合企業崗位和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實現企業和院校共贏的良性循環。
在他看來,就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而言,此次校企對接會為區域內各地提供了一個人才協同發展的平臺——廈門企業可以在更大的人力資源池里解決“用工難”的問題,而山區市的企業則可以通過廈門的窗口實現“理念升級”,并找到需要的高級人才。
不過,與會院校跟企業都認為,單從薪資待遇來說,廈門的優勢并不明顯。四川宜賓職業技術學校的一位老師就直言,通過校企對接的平臺,他們就是希望對接更多企業,為學生找到靠譜的“娘家”。
對此,廈門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也坦言,與其他城市相比,廈門的薪資待遇并不算高,但是每屆對接會仍然能吸引全國各地上百家院校來參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廈門良好的“先天條件”,“廈門在社會保障、員工維權、子女配套就學等方面的工作都是走在全國前列,這些‘看不見的待遇和福利’,就是廈門企業的‘最大賣點’”。
在劉江看來,現在年輕人才更注重獲得感跟幸福感,企業在招聘人才時,除了宣傳廈門規范的用工環境外,還要用細化的指標,幫助學生、人才做好職業規劃,讓他們看到自己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