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 鄉村振興】湖南雙牌:“廣漂”青年返鄉創業 助推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道” ? “廣漂”歸來的蔣麗萍在果園里采摘水果。(華聲在線) 東南網12月7日訊(通訊員 賴泳源 康蒙 李焱燕)“百香果五斤裝,發往安徽。”“紅薯10斤裝,發往深圳。”……在電商網店里,包裝嚴實的農產品正通過網絡,發送到全國各地。這是發生在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的一幕,返鄉創業青年蔣麗萍依托電子商務平臺優勢,讓當地傳統特色農副產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解決了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難題。 雙牌縣呈現“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過去部分鄉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發展特色產業難,農副產品銷售難,成為鄉親們致富的瓶頸。 蔣麗萍是土生土長的雙牌縣80后,先后在深圳、廣州做過銷售,雖然收入不錯,但蔣麗萍不愿意一輩子漂泊在外打工。2012年,她毅然回鄉搞起了養殖行業,養了幾年,她發現存在銷售難的問題。“酒香也怕巷子深,沒有良好的銷售渠道,農產品就賣不出好價錢。”想起之前的創業史,她有點感慨地說道。 為了把“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農產品銷售出去,她前往武漢、廣州、長沙等地考察,發現網絡能跨越空間的距離,這讓她便萌生了開網店的想法。從一開始在淘寶上小試牛刀,再到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設計,她的農副產品逐漸打開了銷路。2016年,她成立了湖南野也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始大力發展電商。 蔣麗萍和貧困打起了“攻堅戰”,她按照“企業+基地+農戶”、“前店+后廠” 、“線上+線下”模式,帶動鄉親們致富。為發展產業,蔣麗萍帶領公司一班人在上梧江、塘底等鄉鎮租賃土地200畝,發展高山虎爪姜基地基地,通過帶頭示范,幫助鄉親們發展特色產業。 目前,蔣麗萍的產業發展模式共生產姜糖、茶葉、剁椒河魚、竹筍、山野菜等30多個產品,年銷售額600萬元。同時,在雙牌建設一縣一品特色體驗館,面積達600平方米,對全縣的農副產品進行對接、銷售,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推介,將傳統農副產品和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對接,并通過網絡對產品采購、包裝、發貨進行直播。 |
相關閱讀:
- [ 12-04]湖南祁東:農貨牽了電商手 脫貧路上快步走
- [ 11-29]“雙十一”囤的貨還沒現在便宜 部分電商最近偷偷降價
- [ 11-12]無界化、社交化、下沉化 國內電商發展呈三大趨勢
- [ 11-09]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差評師案開庭 阿里索賠1元
- [ 10-30]讓誠信成為電商的“通行證”
- [ 10-25]本月起跨境電商出口新政落地 符合條件可享受優惠
- [ 10-24]廈航與京東實現品牌聯盟 開啟電商合作新模式
- [ 10-24]跨境電商出口可享新稅政 未取得進貨憑證也可免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