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名小區醫生成居民健康“守門人”
金山街道小區醫生工作初見成效,深受轄區居民肯定
金安社區小區醫生在為居民提供健康服務。記者 陳小斌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小斌 通訊員 方福城)建成7個小區醫生工作室,僅用2個多月時間;51名小區醫生成健康“守門人”,1655名居民享受到專業免費服務;打造成10分鐘健康醫療圈,初步達到“小病不出社區”的目標……當前,廈門金山街道小區醫生工作已取得階段成效,受到居民的認可。
據悉,金山街道以滿足小區居民需求為準則,務實推進小區醫生設置推廣工作,逐步提高小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目前已實現了分級診療、醫療下沉、資源整合,補齊家庭醫生服務短板,為醫養結合奠定基礎。
1655人受益于醫生工作室
12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金安社區小區醫生工作室,工作室內頗為熱鬧。小區醫生正為王阿姨提供義診和咨詢服務,還有多名居民排隊等候。
據了解,金安社區小區醫生工作室成立于9月13日,是金山街道的首個小區醫生工作室。此后,小區醫生工作室在金山街道“開花”。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7個小區醫生工作室,覆蓋30個居民小區,開展50場次健康咨詢服務,服務居民人數達1655名。
金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秉持著“醫養結合”的理念,由社區協調居民小區提供公共用房,設立小區醫生工作室,并結合小區居家養老工作實際,配置身高體重儀、電子血壓儀等健康自助檢測設備,補齊血糖儀、壓舌板、檢查床等醫療基礎設備,提供健康義診、咨詢、指導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村改居”社區拆遷戶較多、居民居住較為分散等問題,金林、五通、后坑等社區還創新探索“1+N”移動式小區醫生工作室模式,將醫療資源下沉、拓展到社區其他小組和暫時不具備建設小區醫生工作室的小區,讓更多的居民享受免費健康服務。
駐點醫生為專業醫護人員
目前,7個工作室共選配了51名駐點小區醫生,他們由具備從業資格的醫師、護士及健康管理師組成,多為共建醫療機構派駐的醫護人員,或小區退休醫生、小區在職醫生作為志愿者入駐。
其中,湖邊社區與共建單位廈門市中醫院老干部科簽訂共建服務協議,由市中醫院老干部科派駐2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生,于每周二上午到湖邊花園A區醫生工作室開展咨詢服務。
后坑社區發動居住在馬山安置房小區的廈門眼科中心在職醫生紀燕梅和張麗玲,在工作之余定期到馬山安置小區醫生工作室開展義診活動。
此外,金山社區推選退休老中醫紀祥云,于每周二、五下午在達嘉馨園小區醫生工作室開展志愿服務,幫助轄區居民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發揮家庭醫生補充作用等。
在小區醫生工作室,有公示醫生姓名、聯系方式和服務內容等信息,便于居民及時掌握小區醫生工作室運作情況。
工作成效受居民肯定
經過近1年的探索和實踐,金山街道小區醫生工作已初見成效,深受轄區居民的肯定。
首先,小區醫生工作室成立并運行后,小區居民有就醫疑問或健康問題即可向小區醫生進行咨詢,初步達到“小病不出社區”的目標,實現分級診療,打造了10分鐘健康醫療圈。
此外,通過建立小區醫生服務隊伍,每周定期組織醫生進入小區服務,實現醫療下沉,補齊家庭醫生服務短板,也為下一步開展居家養老護理、全科醫療服務相結合的模式奠定基礎。
金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區醫生工作室將實現從“居民健康有人干預、有人咨詢、有人指導,到常見病首診不出小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面覆蓋”的局面,逐步向“打造可信賴、可依靠、可轉診、滿足多種需求的基礎醫療單元”的目標邁進,真正建立起健康“守門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