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型變化] 從通道車到純電動車 1956年,廈門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交車。廈門文史專家、今年已80歲高齡的郭坤聰仍然記得,那時城市公交線路僅有3個主要站點:輪渡、廈大和火車站。 郭坤聰說,上世紀80年代是公交的黃金發展期。當時,他是廈門人民廣播電臺的一名記者,有幸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1980年左右,首批國產的中巴車投入使用,我作為第一批乘客坐上了那輛車。”想起當時場景,他依舊很興奮:十幾輛中巴車繞著中山路與思明北路、思明南路跑一圈,與市民見面,場面壯觀! 同一時期,城市公交主力軍依然是“通道車”,它有兩節車廂,轉彎時車體連接處如同手風琴一般拉伸,還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1998年左右,“通道車”逐步淘汰,退出歷史舞臺。 90后的戴惟是一名公交巴迷,兒時他也曾站在晃晃悠悠的鉸盤上,看著窗外疾馳而逝的風景,感受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的轉動。因喜愛公交,他跑遍廈門各個角落,只為拍下一張公交車照片。 在戴惟看來,“通道車”淘汰后,廈門公交的車型愈加豐富。“我記得很清楚,2010年高中畢業那年,首臺天然氣公交車投用,之后馬路上柴油車逐步被清潔能源CNG、油電混合動力、LNG液化天然氣公交車取代。”戴惟說,2015年他進入公交集團工作那年,廈門投放首臺純電動車,到上個月,廈門純電動公交車數量已超過1000臺。 [線路發展] 從15條發展到363條 從售票員到公交駕駛員,現為湖里公交公司三車隊隊長的王必祥,已在公交崗位工作了35年。 “我喜歡開車,覺得開公交很帥氣。”1983年從部隊轉業時,王必祥絲毫不猶豫,選擇到廈門公交就業。剛進入公交時,他先當了兩年的售票員,之后通過學習考試,如愿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當時,他駕駛的3路車是廈門最早的公交線路之一。 當時,廈門處于高速發展期,1989年,王必祥被調到1路公交開車時,已明顯感覺城市公交線路驟增。 雖然開公交的時間不長,但王必祥開過的線路可不少。 “因新線路缺司機,一年時間里,我又被調往10路、22路、29路、20路等線路支援。”在他印象中,不少新線路還是村道,道路兩旁還很荒涼,柏油路只夠兩車并行,司機必須注意路邊樹枝。“現在29路經過的地方,已經是全國最美的環島路了,可見這些年城市發展得有多快。” 1977年,廈門公交僅有15條基本線路,40年后,隨著廈門城市建設和新區發展,相繼開了出島線路、高峰線路、社區公交、定制公交等,島外四區村村通公交。目前,廈門公交共運行357條常規公交線路、6條快速公交線路,覆蓋島內外所有區域。 |
相關閱讀:
- [ 12-09]廈定制公交D11路早高峰明起試運營 3線路可預訂
- [ 12-06]廈門一中學生上車發現公交卡丟了 司機幫投幣解圍
- [ 12-05]今日13時至20時 廈門6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
- [ 12-05]廈門會展片區6公交線路今天下午臨時調整
- [ 12-03]廈門市交通部門通報10月份公交運營服務質量考評情況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