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2018-12-25 09:24:00夏菁 顏財斌 劉瑋?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大咖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主題論壇上,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王祎博士作主題演講。 路演現場,《網絡電影驚情32小時》項目選手林永鋼正在講演。 東南網12月25日訊(福建日報 東南網記者 夏菁 顏財斌 劉瑋 文/圖)12月22日,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第二場——“新內容”主題賽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舉行。現場邀請了新媒體學界“網紅博士”和業界精英,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在本次大賽參賽“新內容”主題項目路演現場,四個項目最終獲得評委青睞,成功晉級總決賽。 本次“新內容”主題賽分為主題論壇和項目路演兩大板塊,由福建省委宣傳部指導,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主辦,東南網、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福建報業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華大“網紅博士”解析內容生長新原力 當下,內容的底線是“娛樂至死”?從企鵝研究院年度數據報告來看,并不是這樣。 “數據顯示,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娛樂話題,而是社會話題。低學歷、低收入人群偏好輕松、娛樂性內容,但對專業報道和優質內容依然有明確需求。”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博士、國家企業培訓師王祎表示,根據企鵝研究院調查,有65.3%的網民認為好內容不足。面對好內容稀缺的環境,提供優質內容,更有利于新媒體在用戶心目中形成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文字和圖片仍是手機端最主流資訊形態,但短視頻資訊逼近,躋身第一陣營。”王祎表示,用戶對于短視頻的需求在變長,其中娛樂類短視頻在30秒至1分鐘,資訊類短視頻為2~3分鐘。視頻及短視頻資訊用戶更加偏好網絡平臺自制內容,一線城市用戶對資訊類短視頻時長更偏向于“濃縮”。不過,城市維度下沉,用戶則偏好時間更長的短視頻,這是未來互聯網人口紅利更大的潛在消費群體。需要注意的是,長于10分鐘的視頻資訊接受度不高,直播類資訊接受度上升。 在王祎看來,內容領域手機紅利依舊在持續,資訊APP和社交APP成為移動端首要入口,手機瀏覽器的市場滲透率在飆升。 提到創新風口,王祎分析稱,家庭場景正加速資訊重度消費,“躺在床上刷手機資訊”滲透率增長26%。“宅式移動消費”使用戶對便攜和流量不再敏感,對沉浸式和富媒體需求更多。另外,中國網民已走出Wi-Fi依賴,隨著5G未來推廣落地,高復雜度、高豐富度的內容形態更有商業化可能,用戶體驗創新產品的束縛也會更小。而動漫、說唱、電音、漢服等亞文化社群擁有更高濃度的內容消費和互動。 現場,王祎建議,新媒體創業著力點在于數以億計的增量市場,要聚焦“喜歡你”的用戶,打贏“分享”戰爭,打造“超級參與感”,以及要啃懂“線下場景”等。 |
相關閱讀:
- [12-25] 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 [12-25] 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 [12-25] 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 [12-25] 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 [12-25] 2018海峽兩岸新媒體創業大賽點亮廈門 共話新媒體內容創業風向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