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時代新聲 展示最美學村
集美師生帶來詩朗誦《詩藝集美》。
華大華文學院的印尼學子演唱《哎呦媽媽》。
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3個月30余項活動豐富學村文化
2018“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完美收官,奉獻精彩的視聽盛宴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王明瀚 陳婧 圖/記者 黃曉珍)1月5日晚,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閉幕式暨2018“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年終盛典在集美福南堂影劇院舉行,轄區院校師生共同為近千名觀眾奉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本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自去年9月啟動以來,以“時代新聲·青春集美”為主題,舉辦了集美學村文化研討會、大學生嘉庚論壇等3場文化論壇,詩歌朗誦、學村導游大賽、學村微電影比賽等16個比賽項目,周末文化集市、水燈節等12場展演活動,是一次內涵豐富、參與面廣、專業水準較高的學村“文藝嘉年華”,吸引數萬師生參與。
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屆藝術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創新思想教育方式,搭建集美區和轄區各院校的文化交流平臺,豐富校園文化,繁榮集美文藝,進一步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為集美建設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提供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
本次活動由中共集美區委、集美區人民政府主辦,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區教育局、集美區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集美團區委、集美區文聯、集美區文教區管委會承辦,集美校委會、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醫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廈門工學院、廈門華廈學院、廈門軟件學院、廈門興才學院、廈門工商旅游學校、集美工業學校協辦,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執行。
亮點1
師生文藝水平“大閱兵”
展現青年風采
由杏東小學師生合奏的《桃李報春》表達出莘莘學子情,拉開晚會序幕。華僑大學音舞學院合唱團帶來的混聲合唱《廈門親像一首歌》、民族舞串燒《花樣青春》、歌伴舞《集美,匯集天下美》等精彩節目逐一登場。
本次晚會分為“多彩青春”“最美學村”“時代新聲”三個章節,以演唱、舞蹈、朗誦等多元形式,展示廣大師生青春風采和集美學村深厚文化底蘊。
晚會的大部分作品由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和周末音樂會各大活動成果衍生而來——舞蹈《合》是“舞動學村”校園舞蹈比賽的獲獎佳作,詩歌聯誦《詩藝集美》由集美高校原創詩歌大賽的優秀作品經過二次創作而成;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高校歌手賽獲獎代表“王者歸來”,表演歌曲串燒《校園新聲》……可以說,這是新時代集美轄區院校師生文藝水平的一次“大閱兵”。
“集美像海,包容著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我們在這里揚帆起航……”由集大、誠毅學院、西亭小學的師生共同演繹的詩朗誦《詩藝集美》,讓人們“聲臨其境”感受集美魅力。其藝術指導宋家卿介紹,該篇目摘取了集美高校原創詩歌大賽中的四篇優秀作品,通過大學生、華僑、青年教師三組人物形象,立體地展現集美深厚的“人文家底”。
亮點2
堅持以文育人
培養時代新人
集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堅持以文育人,發揮先進文化的熏陶引領作用,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去年10月31日,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在華僑大學舉辦。活動以“新思想視角下的嘉庚精神”為主題,讓大學生通過寫論文、講故事,表達他們心中的“嘉庚故事”,加深對嘉庚精神的理解。去年12月22日,2018集美區社科論壇暨第二屆學村文化研討會在集美舉行,十余位教育界、學術界、政界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圍繞如何進一步挖掘傳播集美學村文化展開探討,碰撞出許多卓有建樹的建議。
數據顯示,本次藝術節期間共有800多名學生榮獲各類別專業賽事獎項,形成一系列富有集美元素的文藝新作,發掘了一批優秀的文藝新兵,展現出轄區高校師生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文藝水平。
比如,微拍大賽、美術比賽暨創意設計節的佳作形成了獨立展覽;“弘揚嘉庚文化·繪制人文集美”動畫創作比賽結合廈門國際動漫節開展,動畫衍生品類的一等獎作品將由動漫公司簽約使用,實現“創意”向“生意”的轉化,進一步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
據悉,近年來,集美區依托百年學村、高校聚集的“人文家底”,著力加強文化藝術教育工作,積極從轄區高校借智借力,培育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龍舟唱晚·集美學村音樂節、音樂廈門·集美聲音等一批高質量文化藝術精品,讓思想政治工作更富營養、更接地氣、更有溫情、更具活力,激發以文育人正能量,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彰顯城市人文魅力。
亮點3
展現多元文化
留學生各展才藝共享喜悅
集美是著名的僑鄉,“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和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學村文化)是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人文特質,也鑄就了這方水土包容開放的城市精神。本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中,文化多樣性是一大看點。上個月,華大華文學院舉辦紀念“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之2018水燈風情節,來自泰國、印度尼西亞、老撾等國家的300余名留學生各展才藝,共享喜悅歡樂。
本次晚會中,廈門理工學院文旅學院來自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的學子表演舞蹈串燒《花樣青春》;華大華文學院8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學生共同演唱歌曲《哎呦媽媽》,歡快的歌聲感染了大批觀眾。我國少數民族同胞以及境外生的加盟,讓這場文藝“大拼盤”愈發可口。
“能登臺展示自己的才華,我很珍惜這次機會。”印度尼西亞姑娘陳翡麗在華大華文學院讀大三,她告訴記者,《哎呦媽媽》是印尼傳統民歌,曲調帶有濃郁的東南亞風情,“我很樂于向中國師生傳播印尼文化”。
亮點4
加強與高校聯動
讓學生“唱主角”
本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和學村周末音樂會的成功舉辦,凝聚了各聯辦、承辦單位以及廣大師生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結晶。經組委會評選,華大、集大、廈門醫學院、福大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集大誠毅學院和集美區教育局榮獲第二屆集美學村文化藝術節“優秀組織單位”。
據了解,本屆學村文化藝術節更注重與高校聯動,讓學生“唱主角”。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個月來,轄區13所院校、各中小學和區相關職能部門作為聯辦或承辦單位密切配合,各院校宣傳、學工、團委等部門共發動6000多名學生踴躍參與各類項目。通過深化區校之間以及各院校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為高校人才搭建展示平臺,調動師生參與文藝活動的積極性。
“各項活動的開展,讓學校與學校之間加強了合作與聯系。”福大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團委的陳旭原老師舉例說,本次藝術節期間,福大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承辦了“集美新貌,鄉村振興”集美高校墻繪大賽,召集各高校學生到第二農場埭溪橋社繪制鄉村振興圖畫,受到村民的歡迎。
亮點5
20余場活動打造
“周末音樂會”特色品牌
2018“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歷時近一年完美收官。自去年4月啟動以來,2018“聽見集美”廈門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以“新時代·新青年·新風采”為主題,以轄區高校大學生為主要群體,通過校地合作共建的模式,舉辦了啟動儀式、畢業季、開學季、年終盛典等綜合性音樂會演出以及搖滾專場、流行樂專場、“520”專場、江蘇高校聯動專場等20余場音樂會,吸引了轄區乃至福州、泉州、漳州等周邊城市的樂隊參與演出。
本次年終盛典上,從高校歌手賽中脫穎而出的四名“好聲音”代表共同表演了歌曲串燒《校園新聲》,展示集美學子的音樂才華。“我來自天津,集美濃厚的音樂氛圍讓我們外地娃感到很親切。”演唱者之一的誠毅學院大二學子楊子晴,是本次高校歌手賽的季軍,2018年共參加了三場周末音樂會,喜歡以歌會友的她,在此過程中結識了許多來自各校的“音樂發燒友”。楊子晴說,要抓住這些成長的機會,向獨立音樂人的夢想進軍。
集美學村周末音樂會,已發展成根植集美的常態化特色音樂文化品牌,為廣大師生、市民和游客提供獨具學村文化魅力的精神生活,促進“產城學人”深度融合,并以此深化學村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