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息公示平臺 規范企業行為
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大數據提升監管質效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呂培超 杜麗芬)去年6月30日起,廈門實施新的“35證合一”政策。新的《營業執照》功能強大,不僅全程辦理“一個窗口進、一個窗口出”,實行“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網歸集、一檔管理”, 還織就了一張龐大的信息數據網:掃描《營業執照》上的二維碼,能鏈接到“廈門市商事主體登記及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顯示企業登記備案信息、資質許可(包括“多證合一”備案事項)信息等數十項信息。
據市市場監管局介紹,政府部門通過大數據研判,能掌握企業是否存在失信記錄,加強對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的預警。
信息歸集
“一張網”看清企業真實情況
廈門市商事主體登記及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于2014年1月1日上線運行,是覆蓋全社會的企業信用信息大數據平臺。先后經過上百次的修改完善,平臺現已具備商事主體公示查詢、經營異常名錄查詢、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年報公示、政民互動、雙隨機抽查公示、部門交互等功能。
“我們不斷強化社會各方查詢企業信息的便利性。”市場監管人員告訴記者,信息公示平臺以商事登記簿為基礎,實時歸集企業方方面面的信用信息,與市社會信用共享平臺、市行政審批信息管理平臺等公共平臺互聯共享,實現政府部門間商事主體信息全面統一歸集;并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索引記于企業名下,方便社會公眾查詢。
據統計,信息公示平臺目前已收錄全市59萬家商事主體信息,對每家商事主體均形成獨立的信用信息檔案,涵蓋登記備案、資質許可、監管、行政處罰、司法、主體自主公示等六大類信息。上線以來,公示平臺的實用性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認可,訪問量達4100萬次。
信息公示
大數據為監管決策提供參考
不按時履行年報公示義務,將不能參加政府招投標,貸不了款,銀行賬戶被凍結……在廈門,市場監管部門采取精準宣傳、分行業組織引導、逐戶打電話催報、發短信、上門服務等方式,點對點地提醒,做到每一片區都有人管、每一戶企業都有人抓,督促引導各類商事主體履行年報公示義務,讓越來越多企業認識到“不公示年報將寸步難行”。2017年度,全市商事主體年報率為89.68%。
據了解,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廈門經濟特區商事登記條例》等規定,廈門各類企業應從每年元旦起至6月30日,公示其上年度企業年度報告。“未按照規定報送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將被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列入信息將由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廈門市商事主體登記及信用信息平臺進行公示;另外,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的,或通過登記的住所無法取得聯系的,也將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市場監管人員說,企業從此會產生信用“污點”,社會經濟活動都將受到限制。不僅如此,企業若被載入異常名錄滿三年,名稱還將被永久剔除。經營者只能辦理注銷登記,同時其他任何經營者都可以申請使用該名稱。
在扎實推進年報公示的同時,市市場監管局還成立了專門的數據分析小組,通過分析、比對數十萬條年報數據,對商事主體狀況進行全面梳理和綜合分析,把各種主體數量、分布行業、區域、經營狀況等搞清楚、弄明白,為政府決策和市場監管提供參考。
信息共享
有效落實聯合懲戒
“依托廈門市商事主體登記及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我們將各部門推送的守信企業信息及時通過信息公示平臺,向全社會進行公示,并嚴格依照規定,推動守信激勵。”市市場監管局企業監督處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平臺已向社會公示包括稅務、環保、人社等領域的守信企業超過1萬家。
市場監管部門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系列聯合獎懲備忘錄,在行政管理中率先應用信用信息,在政務審批、資金安排、公共服務等方面開展信用審查。例如,自2016年起,對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開通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審批事項綠色通道。2018年,該政策已惠及42家食品藥品企業。
借助信息公示“這張網”,聯合懲戒也得以有效落實。據介紹,目前信息公示平臺與市社會信用共享平臺實現了經營異常名錄信息、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的定時交換,并將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嵌入到注冊登記系統中。去年以來,平臺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1.8萬戶,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企業27戶。因受理企業登記備案,查詢失信信息163077戶次,并對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實施業務限制1032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