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年年高” 祈福甜粿重達1500斤 祥平“大籠甜粿傳統制作技藝”列入第六批省級非遺推薦名單 人們競相與大籠甜粿合影沾喜氣。 清代保存至今用于制作大籠甜粿的模具。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黃文水 通訊員 蔡力 黃秀萍)昨天是正月初九,廈門同安祥平街道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如期登場,鳳崗社區洪氏宗祠門口,兩柱約1500斤的大籠甜粿(年糕)驚艷亮相,蔚為壯觀。 這是祥平街道鳳崗社區崗頭恢復制作大籠甜粿民俗的第9個年頭。據同安區文化館工作人員介紹,正月初九崗頭制作大籠甜粿敬天公的習俗及其制作工藝,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堪稱閩南一絕。目前,祥平“大籠甜粿傳統制作技藝”已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進行公示。 9年連續報道提升知名度 列入省級非遺推薦名錄 昨天一早,鳳崗社區人流如織,洪氏宗祠門口,每柱700多斤的大籠甜粿十分壯觀。“一到農歷正月初九,我們就有蒸不完的大籠甜粿,一年更比一年高。”鳳崗社區老人協會會長洪振宗說,相比9年前,今年的大籠甜粿更大更高了,蒸制大籠甜粿已經成為祥平鳳崗人的年度民俗大事。不少遠嫁的鳳崗女兒,也在昨天回到鳳崗,共慶佳節祈福。 9年前,曾刊發了《祈福甜粿一個700多斤,消失60年的民俗同安重現》,報道祥平街道鳳崗社區崗頭恢復制作大籠甜粿的民俗。該民俗可追溯至清朝早期,本報連續報道9年,這項民俗的知名度也逐年提升。2013年,“崗頭大籠甜粿手工制作技藝”正式入選市級非遺名錄。 洪振宗說,令人興奮的是,“崗頭大籠甜粿手工制作技藝”沖刺省級非遺有了新進展。記者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官方網站獲悉,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于去年12月進行公示,由同安區祥平街道鳳崗老年人協會申報的“大籠甜粿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新增項目名錄,屬于“傳統技藝”類別。 |
相關閱讀:
- [ 02-14]廈門同安一中將舉行校慶活動 校慶logo等發布
- [ 02-14]制作需6道工序12小時 廈門同安鳳崗大籠甜粿亮相
- [ 02-13]廈門同安區持續推進“兩違”治理春季攻堅戰
- [ 02-13]村民樂呵呵 鄉村游成廈門同安區春節旅游最大增長極
- [ 02-13]打響兩違治理春季攻堅戰 廈門同安開展集中拆除行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