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鄉愁 千秋基業
——馬鑾古渡中凝結的閩南記憶
馬鑾古渡遺址局部 林廣明 攝
東南網2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周思明)“閩南沿海很多石橋,都有水陸交通、圍海堤壩等多重功能,這體現了那個年代人力、物資的稀缺和珍貴,以及閩南先民戰天斗地的勤勞和智慧。”考察了馬鑾古渡遺址之后,廈門市博物館考古部研究員鄭東表示,馬鑾古渡這處“埭田+渡口”工程,外拒海浪侵蝕,內引山溪浸潤,當年不僅在毗鄰大海的鹽堿地上成功改造出一片數百畝的良田,還解決了附近地區貨物海運、民眾出洋的交通運輸需求,是閩南民間水利工程這種“一物多用”特質的典型體現。
“這處遺址是閩南陸海共治的典范、海絲交流歷史的見證,應該考慮下大力氣進行修繕和保護。”海滄區委相關負責人在考察這處遺址后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海滄大力挖掘、整理和研究本地海絲歷史文化資源,引起了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今年6月,中國社科院與海滄臺商投資區將共同舉辦以“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屆時,馬鑾古渡調研成果將在現場匯報并提交研討。
古渡:故鄉與南洋間百轉鄉愁
“這是我在貞岱村和東瑤村交界處,發現的馬鑾古渡遺址。”去年9月,海滄區貞岱村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蘇子睿在工作分享會上匯報工作時,展示了一張不起眼的照片——一座藏身榕樹氣根下的石板橋。但“馬鑾古渡”這個詞,卻引起了在場文化工作者的注意。
馬鑾古渡,本來是流傳在海滄民間和方志中的一樁傳說。
資料顯示,馬鑾灣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座天然的避風港,各地船只都在此靠泊集疏。據說,當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的載油大輪船“美峽輪”就曾經因為遇上臺風,在馬鑾灣內避風。不少地方歷史文化學者在研究海滄歷史文化時,也了解到附近先民都從馬鑾灣乘船出海。但由于上世紀50年代馬鑾海堤的修建,海灣淤積抬升,岸線大幅外移,以前的渡口也藏身內陸。很多人都以為,渡口喪失功能以后,已經在建設開發中被拆除,沒想到還有遺珠重現世間。
“馬鑾古渡不是指某一處渡口,而是馬鑾灣這一帶所有渡口的統稱。但是,現在發現的這處遺址,肯定也是馬鑾古渡中最具代表性的。”鄭東表示,這處遺址不僅保存完好,工藝精湛,可以靠泊兩桅、三桅的大型船舶,而且位處馬鑾灣最西,可以輻射到陸地最深處。
為了印證這處渡口曾經的功能,臺胞社區主任助理蘇子睿和許孝存走訪了附近的村民。家住東瑤村的邱成發告訴他們,在上世紀50年代,還有很大的船只在此停靠裝卸貨物,村民也從這里出海上岸。
海滄閩南宗族先民在海外開枝散葉,拼搏創業,影響深遠,走出不少僑商巨子,在華僑和海絲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這處遺址的發現,無疑能夠為這部厚重歷史補齊重要一環,成為數百年海絲鄉愁的鮮活例證。
埭田:戰天斗地的血汗凝結
如果說遺址中的碼頭和渡口,是閩南先民出洋創富的起點,那么埭田工藝則體現了閩南沿海農民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不屈抗爭的精神。
明嘉靖《龍溪縣志》中記載,“龍溪田半臨斥鹵,障海田什五,資潮灌溉”。也就是說,古代龍溪一帶的耕田,幾乎一半屬于被海水侵蝕的鹽堿地。為了生存糊口,農民在海邊筑起抵御潮汐侵蝕的土壩,即“埭岸”,再引山溪淡水灌溉,經歷幾年的浸潤改造后,便成為可以耕種的“埭田”。
土法建造的埭岸極易被沖毀,新垵邱曾氏族譜中曾記載,明朝景泰年間,村里的埭岸漏水,宗族大修十余年也未能完工,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秋潮泛濫時,涵洞全部塌陷,前功盡棄。后來邱氏舉全族之力,花費40余年方才整治完成。修筑一處土壩都如此困難,馬鑾古渡中幾乎全部以石材砌成的古埭,歷經數百年海濤侵蝕而不壞,其中凝結的心血汗水更是可想而知。
鄭東介紹,這處遺址中廣泛采用的條石切割制造工藝,是古代龍海籍工匠的專長,石料極有可能是用大船從龍海運來。據考證,這處遺址位于過蕓溪東面不遠的后頭溪入海口,明朝時期人們建設這處石埭,外拒海水,內蓄溪水灌溉。整座古埭由外海堤、古橋(海水閘門)和內護堤組成,海水漲潮時,值守者將古橋下的雙層木板閘門關上,防止潮水倒灌淹毀農田;古橋內側半圓形的護堤則可以防止山洪暴發,溪水下瀉時對閘門和古橋產生直接沖擊。
記者看到,時至如今,古橋上還保存著供奉土地公的“有求必應”小廟,并擺放有香燭供品;據村民介紹,往年橋旁還有一座銃樓,用來防御流寇侵襲,現在地面還可見到銃樓的三合土地基,足可見這處工程在村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