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雷鋒精神,湖里區志愿者唱響《志愿者之歌》。 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鄔秀君 通訊員 陳敏/文 記者 何炳進/圖)昨日下午,湖里區2019年學雷鋒月活動啟動儀式暨“益+”出行禮遇卡發布會,在建發灣悅城拉開帷幕。湖里區“五緣益+”志愿服務聯盟的11支志愿服務隊的代表以及眾多居民冒雨趕到現場。“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將進一步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在全社會營造尊崇志愿者、爭當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湖里區文明辦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湖里區率先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先行先試探索,深入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精準化、項目化建設,不斷強化隊伍建設、品牌打造,取得豐碩成果。 志愿服務制度化 擁有85名成員的金山街道金安社區文明督導隊,平日里是這樣運作的——隊伍所有成員被分成7個班,每個班設有班長、副班長、宣傳員,實行“班長責任制”;每天的志愿活動,志愿者要簽到出席,宣傳員負責監督、記錄;每個月,還要召開月例會,總結服務成果,表彰表現好的前10名成員。隊長彭碰獅告訴記者,“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大家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再過兩個月,就是金安社區成立10周年。這個全市最大的純社會保障性住房社區,也是全國首個保障住房安居樣板工程,擁有3萬多名居民。在這里志愿服務蔚然成風,至今,金安社區已組建16支學雷鋒志愿者隊伍,注冊學雷鋒志愿者超過3400名,每10人中就有一名“小紅帽”。 這個過程中,金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制度化試點,經過反復探索,建立了注冊登記、培訓、需求對接、服務記錄、嘉許回饋、服務保險、社工帶志愿者、黨團員帶頭做志愿服務等八項制度,使志愿服務運作有序。服務注冊、服務反饋、統計時長、明晰責任……同時,社區還明確了規范開展志愿服務的“八步流程”,使志愿服務運作有序,真正落地生根。 這就是湖里區志愿者服務“制度化”探索的起源。2014年,省、市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現場會在湖里區召開,金安社區的經驗做法逐漸在全區推廣開來。一年后,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在全區53個社區都實現了全覆蓋,成為了湖里深化開展志愿服務的基礎。 志愿服務專業化 江頭街道廈門久久愛心志愿服務隊歷經近10年發展,成為湖里區培育的全國知名志愿服務隊,他們為老年人群體提供義剪等愛心服務,服務范圍也從湖里轄區擴展到全市。發展如此之快,久久愛心志愿服務隊創始人趙亞娟向記者透露了管理訣竅。原來,志愿服務隊對志愿者們的理發技術都要考核,不同水平的志愿者分別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久而久之,志愿隊就建立了專業的“人才庫”,涵蓋擁有較高水平的100余名專業理發師,定期開展專業服務。 湖里區志愿服務制度的建設是循序漸進的。在2015年初,湖里區試點摸索出了志愿服務“專業化”制度流程,并歸納總結為志愿活動“七字法”,即“查、篩、分、建、培、用、評”——首先,通過逐戶摸底調查,主動了解社區中有專長的居民。將現有志愿者和新加入志愿者中,具有專業特長的志愿者篩選出來,再對他們按專業特長進行分類,這些專業志愿者的數據都將被歸集到專業服務人才資源庫。同時,湖里區還會定期邀請專業導師、社工對社區志愿者進行專業化培訓,居民則可以按需求進行“點菜式”預約服務。志愿者專業骨干還會對服務進行監督、抽查,接受群眾的評價。 “七字法”的探索實踐,從根本上改變了湖里區社區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不高的問題,志愿服務口碑漸好,參與率逐漸攀升。 |
相關閱讀:
- [ 03-06]湖里區開啟學雷鋒月活動 超70場志愿活動接連登場
- [ 03-06]廈門市湖里區衛健系統啟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
- [ 03-05]廈門市湖里區衛健系統啟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
- [ 03-02]廈門湖里區禾緣社區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 [ 02-28]廈門湖里發起志愿服務行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