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頭蠔干粥 祖傳手藝曾為皇宮御食 將顆粒飽滿的一季稻粳米、六耳珍珠蠔干、新鮮蝦仁、現削筒骨肉、加工炸熟的同安檳榔芋,以及新鮮花菜等一一加入,不一會兒,湯色白如牛奶、鮮香四溢的澳頭蠔干粥就出爐了。 澳頭蠔干粥系1750年蔣氏祖輩世傳,以口味獨特及采用蔣家祖傳秘方配制的調味料熬制而成,以美味、養顏、養生盛名遠傳,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相傳嘉靖皇帝之母蔣氏喜食杜蠣(今稱牡蠣、海蠣或生蠔),因其可“令人細肌膚,美顏色”。其身懷六甲時害喜,茶米不思,見山珍海味惡心,興王(朱佑元,即嘉靖皇帝之父)召來多名御廚,調出各種口味的飯食菜肴,均不合蔣氏口味,興王大怒。一御廚情急生智,蔣氏喜食杜蠣,卻又因肥膩而反胃惡心,何不曬干去肥膩,杜蠣又可“調中,補氣血”,極為養生。于是,該御廚即精選杜蠣,烘干,加入豬大骨湯、四百日以上的老母雞湯、大米、老姜絲及十幾種配方熬煮,奇香無比,蔣氏果然食欲大振,王顏大悅。不日,喜得太子朱厚熜(即后來的嘉靖皇帝),且自小就顯聰慧。從此杜蠣干粥成為皇宮的御膳養生美食。 一日,蔣氏其父前來探望,蔣氏命御廚調煮杜蠣干粥讓其父嘗試。因其奇香美味,其父便請求蔣氏將此粥做法傳授,蔣氏允之。從此,杜蠣干粥成為蔣氏祖傳秘方。后因政治歷史原因,蔣家為避免配方遺落被竊,便將配方置于蔣家祖屋中梁之上,一度失傳。直至1750年,蔣氏后代(澳頭蠔干粥第七代傳人蔣才建先生的祖輩)翻建祖屋,偶得此方,自此重振蔣家祖業。 大籠甜粿 500年傳統甜粿高1.3米 在閩南地區,甚至臺灣、金門、港澳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凡是有閩南族居地的人群,每逢新年家家戶戶都有蒸做甜粿敬天公祈福的習俗。在同安,鳳崗社區崗頭蒸做大籠甜粿正月初九敬天公的習俗及其制作工藝已有約500年的歷史。1951年因故消失,時隔60年后,于2011年得以恢復重現。2013年5月,“崗頭大籠甜粿手工制作技藝”就入選了廈門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歷史悠久、工藝獨特的大籠甜粿制作需要糯米粉432斤,蔗糖近300斤,加水蒸熟后,重量達700多斤,需要40名左右的壯漢,用4口大鼎、8個大蒸籠同時開蒸。制作過程主要分為配料、溶料、揉料、下蒸、裝桶和拆板六大工序。每年正月初二一大早,鳳崗社區居委會和老人協會就組織約40位居民前來制作。甜粿蒸好后,又一籠一籠倒入8塊內刻精美紋飾的模板拼接而成的八卦形容器內,用木槌敲打壓實,再抹上香油,鋪上豆皮。之后,甜粿放置一周左右,在其變硬定型后拆卸模板。 成型后的甜粿高約1.3米,最上層是瑞獅造型,外面則是荷花、花瓶等吉祥圖案,寓意瑞獅迎春、平安富貴。民間有“野(挖)粿邊,生后生(兒子)”的傳說,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外鄉人聞訊而來“討要”一小塊甜粿帶回家,以求吉利。正月初九這天,這兩個大籠甜粿敬完天公后,就分給村民和親戚朋友食用。 蒸做大籠甜粿敬天公的習俗源于同安,傳播和輻射的地域較廣,涉及同根同源的海峽兩岸。如今這不僅是一種習俗,更寄托著海外僑胞的鄉愁。隨著一代代先民出海,敬天公的習俗也被帶到世界各地。傳承該民俗,對促進海內外鄉誼聯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 |
相關閱讀:
- [ 03-08]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級非遺名錄 廈門市八項目上榜
- [ 02-26]褒歌唱響同安 “非遺”活態傳承出品牌
- [ 01-21]肯德基助力非遺國技傳承 攜手國家博物館賀新年
- [ 12-10]非遺融入日常生活須現代“激活”
- [ 11-03]特寫:文博會高校展區里的“非遺”風(圖)
- [ 11-01]突出“非遺”特色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將亮相文博會
- [ 09-25]廈門集美:讓非遺項目活起來傳下去
- [ 09-15]紀錄片讓非遺文化更生動更鮮活
- [ 08-27]廈門萬人參與“閩南文化走透透”暑期非遺文化夏令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