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病人以逼真的表演助醫護人員更好溝通。資料圖片
廈門晚報訊(記者 匡惟)明明沒毛病卻要裝病,是騙子嗎?當然不是,其實這是為幫助醫學院的學生練習如何與患者交流。他們還有一個正式的名稱——標準化病人志愿者。近日,廈門大學醫學院正式面向社會招募標準化病人志愿者。據悉,這是我市首次面向社會招募此類志愿者。
對標準化病人志愿者的要求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不需要有醫學知識。說直接點,就是非醫務人員才能報名。
哪些人可以報名?
據了解,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分階段考試的第一階段考試中,即將采用標準化病人。
是不是要有醫學背景的人才能成為標準化病人呢?恰恰相反,項目所招募的志愿者要求非臨床醫學專業。非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志愿者,兼職、待業、退休及自由職業的社會志愿者,醫療機構或附屬醫院非醫學專業行政后勤工作志愿者,都可以報名。
此外,廈大醫學院招募的志愿者,還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8—65周歲,有高中及以上學歷和一定的文化知識水平,身體健康,無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會說普通話,有較多的空閑時間,有較好的溝通、表演、理解及記憶能力者優先。有興趣的可以登錄廈大醫學院官微查詢報名。
加強實踐
讓學生面對一個生動的“病人”
薛茂強說,醫學生們在為模擬病人問診后,需要采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并提出什么病需要什么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的結論和依據,以及治療原則是什么等,模擬過程還原了真實診療過程。
廈大醫學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余丹說,標準化病人志愿者能從病人的角度,感受問診醫生的態度、語氣等,通過反饋讓醫學生了解自己在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助于緩解醫患矛盾。
“以往教學中也有臨床思維的訓練,但是學生練習的對象只是個電腦圖像,現在他們要面對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練習將更有效。”薛茂強說。
專業培訓
能準確“表演”病例核心信息
作為標準化病人志愿者,必須能準確模仿病癥、精神狀態、情緒,熟記病史,不能誤導、誘導學生。因此,志愿者們在上崗之前先得接受專業培訓。
余丹說,將由有資質的SP培訓師來授課,讓志愿者掌握常見疾病的癥狀與表情,將教學病例中的核心信息準確無誤地“表演”出來。比如咳嗽,志愿者需要學習怎么咳嗽,包括咳嗽的聲音、痛苦的表情,甚至需要咳幾聲都會被具體量化,表情、動作要恰當。
據介紹,志愿者接受面試后,將會進行集中培訓,通過培訓考核者將獲得SP合格證書并錄入廈門大學SP庫。
鏈接
標準化病人 招募志愿者
標準化病人(簡稱SP)又稱模擬病人,他們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逼真地模擬臨床病人的癥狀(含部分體征)。作為志愿者,簡單說就是裝病給醫學生或醫生看,并對醫患溝通中的問題給予測評,指導醫學生更好地表達和交流。
據廈門大學醫學院透露,到各地學習交流取經后,院方決定開展標準化病人項目,于上周開始招募志愿者,將來這種模式會經常出現在廈大醫學院的教學課堂上。
廈大醫學院副院長薛茂強教授,通俗地解釋了標準化病人的概念——集三種身份于一身,除了模擬病人,還是醫學生在臨床教學和考核過程中操作技能表現的評估者,同時也是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問診的引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