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制作傳統時令小吃的年輕人也不少。
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
-青團可裹入甜餡或咸餡。
-蘇巧云制作的青團。
-鼠曲粿。
廈門晚報訊(記者林曉云戴懿圖/受訪者提供)傳統節日往往要有美食來“標記”。如同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清明節也有時令美食。吃清明粿,是閩南地區的習俗之一。此外,流行江南的青團今年也成了網紅食品,深受廈門人喜愛。一些市民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品嘗,或是自己制作與鄰居、親友分享。
“就像老廈門人在清明時節會做薄餅送給親朋鄰居一樣,老一輩傳下來的一種交往方式,挺暖心的。”林小姐說,不論是薄餅、青團還是鼠曲粿,都是很有互動性的“過節方式”。
網購三家店鋪的青團
請親友品嘗比較口感
前天,市民顏靖到上海旅游,特意到當地福州路上一家店鋪購買青團,沒想到店外排了長隊,還有四名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一打聽,隊伍里既有專門來嘗鮮的,也有不少“代購”。
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將艾草汁拌進糯米粉制成外皮,再以豆沙或者蓮蓉為餡,包裹成團后入鍋蒸熟,帶有清淡的青草香氣。
近日,在呂嶺路工作的林小姐通過代購買來了王家沙、大富貴、沈大成三家不同上海店鋪的青團,請親朋好友品嘗、比較口感。
“就像每年只有一小陣子吃楊梅一樣,青團也是個時令美食。艾草混在糯米粉中的那股特別的味道,讓人惦記,而且綠乎乎的、很討喜。”林小姐說,和她一樣喜歡青團的友人越來越多,有人圖方便,街頭看到就買來吃。“有些店里做的青團,采用的是漿麥草、青艾汁、綠葉蔬菜汁,還有的不夠厚道,用了色素。”林小姐說,為了吃一口正宗、安全的青團,她特意從上海網購。記者了解到,不少網購平臺推出了代購服務,并打出廣告:“當天采購,當天快遞發出”。
自制美味送給親友
成為暖心互動方式
家住湖濱北路的蘇巧云每年都會制作青團,今年嘗試以咸蛋黃和肉松作餡。老朋友徐女士品嘗后贊不絕口,她說:“幾盒青團一個晚上全吃光了,本來還想當第二天的早餐。”
“我上大學時學的是化學,對添加劑敏感,對吃的東西有自己的標準。”蘇巧云說,為了制作青團,她特意買了艾草粉和糯米粉,連咸蛋黃都是從咸鴨蛋中一粒一粒敲出來的,連腌制咸蛋黃的時間也有講究,要35天左右。
蘇巧云說,艾草是中草藥,可以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在閩南人看來,這種獨特的味道完全可以接受。青團的輔料是艾草,內餡可以是紅豆沙、肉松咸蛋黃、咸菜炒筍片肉絲、薺菜炒香干等,不論是愛吃甜還是愛吃咸的人,口味都在青團里得到了滿足。
從老家帶回鼠曲草
鄰居一起做鼠曲粿
清明節前一晚,住在海滄維多利亞小區的林女士下班回家已經9點多了,沒想到鄰居劉冰送來了熱騰騰的鼠曲粿。
劉冰是個烘焙愛好者,經常和幾個熱愛美食的鄰居一起研究烘焙、制作面點。“去年清明節,我們去大屏山爬山,摘了艾草回來制作艾粿。不過艾粿有一股味道,孩子們不是很喜歡吃。”今年,劉冰從老家托人帶回鼠曲草。她說,鼠曲草可以止咳、降血壓,而且味道沒有艾草那么重,做成清明粿后,還有一股青草香。
擔心用純糯米粉制作的清明粿吃了不好消化,劉冰還改良了配方,增加了大米粉、面粉。前幾天,鄰居們聚到了她家里,有的洗鼠曲草,有的揉面,有的包餡,一起動手做鼠曲粿。
劉冰說,鼠曲草洗凈之后,得先用水焯一下,然后用料理機打成漿,再和到面里。包的餡可以是咸的,也可以是甜的。這次她們包了兩種餡料,一種是豆沙餡,一種是肉餡。
清明節前一晚,劉冰特意留了一部分半成品。等到鄰居林女士下班回家,她現包現蒸,再送到林女士家。她笑著說:“如果是從冰箱拿出來的成品,口感就太硬了。熱乎乎的時候吃最美味。”
【說法】
廈漳泉都吃清明粿
叫法做法略有不同
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說,廈漳泉三地都有吃清明粿的習俗,但是三地的叫法不同。
在泉州叫清明粿,有的做成圓形,有的做成半月形。漳州叫草粿,大都是圓形的。而且老漳州人習慣稱清明節為“三月節”或者“三日節”。有民間傳說,當年鄭成功經過漳州的時候,正好是清明節。鄭成功一聽“清明”,覺得不妥,“清”不能在“明”前面,因此把清明節改了名字。
而在廈門,有叫清明粿,也有叫鼠殼龜粿或鼠曲粿。因為清明粿用鼠曲草制作而成,有的還會用龜印,印成龜粿的模樣。
三個地區吃清明粿的習俗大同小異,臺灣也有這樣的習俗。在廈門,清明除了吃清明粿,還要吃薄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