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賞古禮、吟古詩……思明區2019端午文化鴻山體驗日情懷滿滿
聽!“詩詞飛花令”縈繞鴻山
投壺、射五毒、做香囊等多種多樣的傳統游戲,讓市民們大呼過癮。記者 吳宇豪 攝
擲壺 記者 吳宇豪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吳宇豪 通訊員 夏思萱)又是一年端午,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活動在思明區上演。
今年的端午節,不少市民身穿漢服來到鴻山公園,體驗傳統民俗活動,還在鴻山書院欣賞了古禮紀念活動和經典詩詞誦讀。從山腳的公園廣場,到山頂的鴻山書院(鴻山社區書院),處處彌漫著濃濃的端午氣息。這是由廈門思明區舉辦的2019端午文化鴻山體驗日活動。
活動由思明區委宣傳部、廈門市書院協會指導,思明區委文明辦、思明區文化和旅游局、思明區廈港街道主辦,廈門市詩詞學會、廈門市青少年宮、廈門網、廈港街道鴻山社區、思明區古塤演奏技藝傳習中心、鴻山社區書院、廈門市鴻山書院等單位承辦。
系列文化活動繼承傳統
當天的活動在一場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古禮活動中拉開序幕。大家身穿漢服,以古老儀式向屈原致敬。
繼去年成功舉辦后,思明區今年的2019端午文化鴻山體驗日活動,繼續繼承、弘揚、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重深入挖掘端午佳節的文化內涵,展現愛國情懷。從“端午節”“詩歌節”這一文化內涵入手,通過多元的表現形式,圍繞不同年齡層的市民,主辦方推出了一系列喜聞樂見的文化、文藝活動,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
廈門市書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方鈞澤介紹,今年加入“詩詞飛花令”大賽等活動,同時結合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重點關注活動的參與感、儀式感,進一步激發市民們的愛國主義熱情,能夠更深地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也讓市民深刻感受到濃郁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讓市民過一個有情懷的端午節”。
200多名選手現場對詩
廈門著名文化學者、市詩詞學會原會長譚南周,曾全程參與廈門的市樹、市花、市鳥的評選。在鴻山書院講堂里,他向大家講述了《鷺島詩情———廈門“三市”及三市詩詞評選一段往事》。
《水調歌頭·端午悼》《重午祭靈均》《端午吊詩魂》……隨后,在鴻山書院內,一場端陽愛國詩詞鴻山吟誦會舉行,多位朗誦大咖依次登場。他們用一首首原創的詩詞將愛國詩人的一生娓娓道來,深情朗誦愛國情懷。堪稱閩南“第一吟”的陳力杰老師還現場來了一段閩南語吟唱,讓臺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
飛花令,原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在本次活動中,首屆鷺島飛花令大賽在鴻山書院激烈上演。200多名選手分成少年組和成年組,每個選手根據考官說出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對出包含這個字或這個詞的詩句即可。
在成人組的比賽中,先是以“春風”“春花”“秋月”“樓”為關鍵詞進行車輪戰,選出6人進入決賽。這一環節,難度升級。評委要求,所接龍的詩句必須包含“植物和動物”“山水”“春秋”等復合元素。在大家的驚嘆聲中,選手們口若懸河,一首首詩句脫口而出,最后三人勝出。
在“鴻山墨緣”愛國詩歌書畫筆會上,思明區知名書法家、美術家現場書寫愛國詩歌,贈予市民。
傳統游戲讓人大呼過癮
屋內誦讀聲嘹亮,屋外歡笑聲不斷。投壺、做香囊等多種多樣的傳統游戲,讓市民們大呼過癮。
棕編是非遺傳承手藝,幾片簡單的葉子經過非遺手藝人楊海雄的妙手折疊,變成了青蛙、蝦、孔雀等各種動物。
在鴻山書院的創作室里,幾名小朋友好奇地圍在楊海雄身邊學棕編。在楊海雄看來,端午節吃粽子、學棕編是很應景的活動,也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很好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中處處充滿了儀式感。簽到處的工作人員穿著漢服,桌上擺著雄黃,挨個兒為游園的小朋友點雄黃,祈福驅邪。
家住附近的譚先生表示,在端午節能帶女兒參加這樣的傳統文化活動,讓孩子更好地感受節日氣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抒發愛國情感,很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