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土地上同時實現農業生產、光伏發電和農業休閑旅游三大產業 閩首個農光旅融合項目落戶同安 該項目將在福建省內樹立復合型農光互補項目標桿。通訊員 陳嘉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洪艷艷 見習記者 林燕萍)近年來,作為新興科技農業的農光互補發展得越來越快。自2016年廈門“9·8”投洽會簽約以來,國家電投美埔農、光、旅三產融合項目不斷推進。昨日,記者來到廈門同安區蓮花鎮項目基地實地探訪。 據悉,該項目是廈門市鄉村振興戰略示范項目之一,由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投資,項目規劃流轉土地1500畝,是福建省首個農、光、旅三產融合項目。項目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占地310畝,投資約1.2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3500萬元。項目全部建成后,不僅助力同安乃至廈門的鄉村振興戰略,還將帶動拉動周邊村莊經濟。 打造廈門菜籃子基地 “該項目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地三用。”廈門中電光伏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建偉介紹,農、光、旅三產融合在一塊土地上同時實現了農業生產、光伏發電和農業休閑旅游三大產業。項目通過建設新型智能溫室大棚,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利用大棚頂部鋪設光伏組件,解決農業設施用電,提供綠色可再生資源;此外,項目還將依托立體空間和現代種植技術,發展集休閑體驗、觀光采摘為一體的休閑農業。通過三產之間融合互補,實現土地的綜合利用。 智能溫室大棚與光伏發電相結合,也是該項目的一大亮點。據介紹,項目的光伏大棚設計上,采用“隔二鋪一”的建造方式,由2塊光伏板與1塊散射玻璃組合而成,光伏板提供設施農業的用電需求和夜間生長補光,散射玻璃可以將太陽光均勻柔和地分散在大棚內,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最佳光照。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本地的氣候特點,光伏大棚擁有抗15級臺風的建造工藝,遇上臺風也不怕。 此外,該項目采取的智能化水培種植,與土壤栽培相比,水培種植產量更高、品質也更好。科技種植讓農業種植更高效、更綠色、更便捷。“該項目定位為廈門市‘菜籃子基地’,為全市提供綠色有機蔬菜。”周建偉說,項目一期建成后,農業產能將達到4200噸。 |
相關閱讀:
- [ 06-14]同安農民畫等省級非遺項目 廈門同安有12個
- [ 06-13]廈門同安金光湖景區十周年慶 邀您入園潑水狂歡
- [ 06-13]廈門市人大同安代表小組 赴思明開展跨區視察
- [ 06-13]回憶如歌歲月 廈門同安一發燒友舉辦音響懷舊展
- [ 06-12]廈門同安舉辦“射虎報猜”燈謎活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