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 海陸空樞紐無縫銜接 形成規模效應 近兩年來,郵輪產業在廈門發展速度極快,成為招商引資的重點。目前,市交通運輸局正在積極推動市內微觀交通網絡搭建,形成“海陸空”各大樞紐的無縫銜接,形成規模效應,將廈門的航空和鐵路樞紐向郵輪母港提供客流供給。 海陸空無縫銜接,需要廈門陸路、軌道交通積極彌補短板。數據顯示,廈門路網密度落后于深圳和新加坡等地,且對外快速通道、城市主干道與次支路銜接不暢,主要表現在進出島通道飽和,島內支路密度不足、斷頭路多,島外快速路體系尚未成形。相比之下,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157萬輛,年均增長10.6%,遠高于城市道路增長速度。 因此,未來幾年,廈門將力爭每年新建道路90公里以上,基本建成“兩環八射”快速路網,形成市域以“環射線為骨干、縱橫相間道路為補充”的路網體系,代表項目包括第二東、西通道,同翔大道等;陸續打通超過40條斷頭路,疏通交通毛細血管。 當路網更加成熟后,各大交通樞紐之間將聯動形成“1+1>2”的規模效應,在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助力廈門“雙千億”工作推進。 王文杰介紹,廈門還要在公交優先方面繼續發力。“主要以軌道交通和BRT為骨干、公交線網配合,做到島內外每個產業區便捷通達,滿足新城發展需要和產業工人通勤需要。”他說,“交通部門還將籌劃中運量交通出行方式,填補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之間的空白,形成有層次的公交出行網絡,推廣綠色出行理念。” 同時,“地鐵+微循環公交”的運營模式也在發力。近日,廈門交通運輸部門引入大陸首家臺資公交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出行。近期,相關微循環線路將開通5條,遠期可達42條,這不僅是招商引資、提高公交出行率的好做法,更將助力廈門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
相關閱讀:
- [ 06-19]廈門等260個城市年內將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
- [ 06-18]廈門翔安新增83套固定式交通技術監控
- [ 06-13]外地交通一卡通也能暢行鷺島
- [ 06-11]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活動期間 部分路段實行交通限制
- [ 06-11]交通大數據刻出廈門人假期出行“畫像” 六成人端午選擇鐵路出游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