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地道閩南味將有團體標準
新圩打造“新圩嫂”公用品牌,馬蹄酥、手工面線、豆干納入其中
團體標準制定后,小作坊的產品質量將更有保證。 記者 彭怡郡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史婉慧 許鷺鶯)豆干、手工面線、馬蹄酥都是新圩地道的美食,由于缺乏可執行的標準,監管中難以做細做實,這也制約著這些美食的發展。根據6月27日發布的《廈門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提升實施方案》,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努力使“小而美”、“小而精”的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成為常態,使小作坊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民心工程。方案出臺后的首個成效,是將出臺馬蹄酥、手工面線、豆干這三種品類的團體標準。
三種品類將有團體標準
作為翔安特色食品,新圩豆干、手工面線、馬蹄酥深受市民喜愛。不過,這些食品的生產加工形式以小作坊為主。
從2015年以來,廈門市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治理作為創建工作重點,以創建小作坊示范點的方式,鼓勵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嚴格按照標準提升改造,取得核準證,規范化生產,推動廈門小作坊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經過三年的小作坊整治提升,截至2019年6月,新圩共有獲證小作坊82家。
不過,由于缺少國標、地標,甚至行業標準,食品產品質量難以保障,也不利于行業發展。位于翔安新圩的朱火土面制品店主要制作手工面線,老板朱火土表示,缺乏統一的檢測標準,市場開拓時有一定困難。“一些大型的商超、酒店會有疑慮,擔心我們的產品是否合格。”
很快,這一局面將被打破。今年年初,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協調,推動翔安新圩青年創業促進會制定新圩豆干、手工面線及馬蹄酥團體標準。近期,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集翔安新圩青年創業促進會、小作坊業主、基層監管人員和檢驗機構技術專家進行團體標準預研,對團體標準草案進行討論,明確了標準草案中有關工藝流程、技術指標依據、包裝、貯存及其他問題。目前,團體標準仍在制定過程中,經過專家評審和公示階段,預計今年年內將發布標準。
在此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多次走訪新圩的小作坊,指導小作坊的軟硬件設施改善。翔介青豆制品加工店老板陳文浩表示,原來他的小作坊面積較小,環境不夠理想。市場監管部門上門走訪后,根據加工流程,幫他規劃作坊內的加工布局。現在,小作坊內的衛生環境大幅提升。“團體標準制定后,就有了明確的統一標準,不僅可以讓食品的制作工藝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可以減少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
打造有故事的公用品牌
除了團體標準外,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推動翔安新圩青年創業促進會,推出“新圩嫂”公用品牌。翔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圩的小作坊規模小,較為零散,后勁不足。推出公用品牌,既能凝聚小作坊合力,推動小作坊共同發展,也能對小作坊起到約束作用。
翔安新圩青年創業促進會秘書長沈志堅表示,新圩嫂是新圩人淳樸好客、吃苦耐勞的典范。他們將為“新圩嫂”這一公用品牌賦予更深的文化內涵,搭建更廣闊的銷售平臺。“小作坊使用這一公用品牌后,效益是非常明顯的。舉例來說,目前有幾家制作馬蹄酥的小作坊貨品供不應求。公用品牌推出后,我們可以在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把這些做不完的訂單,分給其他公用品牌下的小作坊,讓名氣稍弱的小作坊,借助這一公用品牌更好地發展。”
據了解,第一批納入公用品牌的小作坊共有15家,食品品類為3類,分別是新圩豆干、馬蹄酥和手工面線。當然,使用公用品牌也有一定要求,那就是必須遵守即將出臺的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是小作坊共同承諾、聲明使用的標準,也是納入‘新圩嫂’公用品牌的必備條件,我們會對聲稱使用團體標準的小作坊進行定期抽檢。”市場監管部門說。
沈志堅表示,未來這一公用品牌還將進一步擴大范疇,除了新圩特色美食外,農家樂、鄉村旅游等也可使用這一公用品牌,最終實現鄉村振興這一戰略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