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中的他 成了“香餑餑”
老年文藝團體男性稀缺,有的四處借人,有的由女性反串
老朋友藝術團為拍胸舞節目,向廈門老年大學舞蹈團借用男隊員。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許云芬 通訊員 陳玉潔 呂佩蘭 王曉斌 漫畫/小牛)暑假期間,廈門各老年大學及老年學校的文藝團體仍然活躍,為下半年的各種比賽展演緊鑼密鼓地進行排練。在這些以“大媽”為主力的團隊里,大爺大叔們就成了“香餑餑”,有的社團甚至表示,只要是男的,隨便來。
因為“男丁”稀缺,老年文藝團體有的干脆不安排男性表演角色,有的安排女隊員反串,還有的想方設法“搶”人。男隊員少帶來了哪些故事?團隊里的男隊員們又有什么想說的?一起看看記者的采訪。
男隊員“稀有”很搶手
男學員剛來就轉了班
到新班級仍是“獨苗”
在廈門老年大學,健康舞、民族舞、秧歌等舞蹈班級,都沒有男學員報名。
陳立基是民族舞蹈班的班主任,也是全班唯一的男同志。他說,今年曾經有一名男學員報名進來,但開學后就傻了眼:“怎么都是女的?”盡管陳立基表示要跟他一起學習,但后來對方還是轉走了,轉到了排舞班,結果還是該班唯一的男學員。
學唱歌基本不需要什么學習用具,容易練習,想唱就唱。然而,在唱歌、聲樂等相關班級里,男女學員的人數也相差甚多。例如,在廈門老年大學音樂班里,男女學員比例約為1比4;思明區老年大學聲樂班,男女學員比約為1比7;湖里區老年大學音樂和合唱班,男女學員比約為1比6。
時裝團納新“重男輕女”
男性直接進女性要考核
“只要是男學員想來時裝團,來一個我要一個。”廈門老年大學時裝團團長朱漢蘭表示,男學員隨時可以報名加入,但女學員人數較多,就要通過考核。這種“重男輕女”的政策,主要還是因為男學員太少了。
朱團長說,他們團是全市老年時裝團中唯一有男隊員的,目前團里有32人,男隊員僅8人,而且好幾個年齡都已經在70歲以上了,有的在團里已經待了十幾年。她說,男性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先進來,團里會安排訓練,幫助他們盡快磨合,融入團隊活動中。
“男神”們堅持收獲多
國標班學員俞志堅和許分明。
許分明
想跳華爾茲卻進倫巴班
跳出好身材能穿時裝了
67歲的許分明今年剛報名國標(倫巴)班,他說,自己沒有任何舞蹈基礎,之前看到有人在公園、廣場跳交誼舞,有點感興趣,“本來以為這邊是教交誼舞的,就那種慢三(華爾茲),慢悠悠的舞步。結果來了才發現,今年教的倫巴是國標舞中比較難的,專業性高”。上了半年課,他覺得還是挺有難度的。
因為學得慢,感覺有點跟不上,又不大好意思一直去問老師,他就多向老學員請教,多和同學交流。好在班里氛圍好,每次課后,大家都會留下來繼續練習,老學員會義務輔導。 “堅持下來有收獲,身材變好了不少,現在都能穿時裝了。”他說,下半年肯定會繼續學。
和許分明同一個班的男學員俞志堅,已經學了一年了,今年才開始“有入門的感覺了”。他覺得,自己有信心繼續學下去。他的女搭檔是一名老學員,在她的幫助下,他進步得比較快。他說,除了鍛煉身體,也認識了不少朋友,生活充實了,心情也更愉悅了。
林奕德
常是時裝團的“男一號”
表演時妻子帶人來捧場
林奕德今年75歲,2005年退休后就參加了時裝團,目前是團里年齡最大、資歷最老的男隊員。因為退休前就是部隊里的文藝骨干,有較好的才藝和表演基礎,所以他很快在團里找到“用武之地”。
盡管已年過七旬,他仍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活動。他說,自己是時裝團的主力,經常擔當“男一號”,還參加過央視三套《與你相約》欄目錄制和全國、省、市級別的比賽。
林奕德說,時裝團每年都會請專業的形體老師、表演老師來給大家培訓,十多年來,通過學習,他也不斷進步。家里人對他參加時裝團也很支持,愛人經常到場觀看他的表演,還帶著閨蜜一起來“捧場”。
作為“稀缺”的男隊員,林奕德并不覺得自己受到什么優待,反而是有道具需要搬運時,就“當仁不讓”。當然,現在年紀比較大了,這些活就由相對年輕的男隊員來承擔。
陳立基自幼喜歡文藝,退休后在廈門老年大學發揮所長。
陳立基
兼多個舞蹈班班主任
成老師的“得力助手”
“我愛人也跳舞,但跳得肯定不如我。”陳立基說,自己從小在劇團長大,特別喜歡文藝表演。退休后加入廈門老年大學舞蹈團,迄今已過了十年。“愿意來參加的,都是原本就有興趣愛好,或者之前曾在文藝團隊里活動過,有一定基礎。”他說,就是看到了廈門老年大學的師資、平臺,感覺自己在這邊能發揮所長。
陳立基做過民族舞、國標舞、健康舞、秧歌等舞蹈班的班主任,平時課上也會協助老師教學。有時候看到學員動作不規范,他就幫忙糾正。課前他還會提醒學員多做一些拉伸熱身活動,不要把時間花在聊天上。老師開玩笑地說:“只要他一開口,大家都非常聽話。”
于和根
從不識譜到合唱團骨干
暑假每周參加五次排練
于和根是湖里區老年大學的一名學員,暑假期間每周仍要忙于各種節目排演,從廈門老年大學的詩朗誦,湖里區老年大學的合唱團、詩朗誦、葫蘆絲,再到五緣灣合唱團,每周至少有五次排練。上周,他還到祥店社區參加演出。盡管天氣熱、活動多,但他樂此不疲。
于和根說,他原先從事的行業和文藝毫不相干,別說唱歌,連簡譜都不認識。退休后,他報名湖里區老年大學音樂班,現在已經是學校合唱團的骨干,還通過考核,加入了五緣灣合唱團、湖里區音樂家協會合唱團等。
在班里和團隊里,他也交到了很多朋友,除唱歌外,大家也會組織一些活動。在平時活動中,大家一起學習、排練,他不覺得男女有什么不同。
各團體應對有方法
部分女學員學“男步” 申請調整學制
在廈門老年大學國標舞班,目前有學員40人,男學員僅有7人。老師王靜說,來報名的男學員本來就少,還存在一個報名難的問題:有些新學員覺得學不會,中途放棄了,有些老學員渴望學新的內容,但想來學的話,又可能報不上名。
王靜說,班里一般上半學年打基礎,下半學年才開始教“套路”,但因為女多男少,男學員太“搶手”,沒有男搭檔的女學員,有的就只好去學“男步”。但如何組合,也是遵循自愿原則,老師不會干預。一般情況,男學員傾向于跟學得比較好的女學員搭檔,有利于提高自己。
對于國標舞的初學者來說,一般要到第二年才能找到“入門的感覺”,這個時候想繼續學的意愿也比較強。但由于課程比較熱門,第二年又不一定能報得上名。因此,他們也在向學校提出建議,希望舞蹈班能改成兩年制。
找其他團體借男隊員 避免參賽時被扣分
男學員少,直接導致老年文藝團體缺少男隊員。翁姍明是廈門老年大學民族舞、秧歌班、健身操等班級的老師。她說,老年歌舞隊里“女多男少”是長期以來存在的情況。她擔憂地說,之前比較固定的男隊員,有些年紀已經偏大,再過一兩年,如果沒有“新人”補充進來的話,很快也將面臨人手緊缺的問題。
她說,一般來說,如果賽事文件沒有要求必須有男隊員,很多團隊就盡量不排有男性角色的舞蹈。她在一些交誼舞比賽擔任評委時,也發現很多隊伍都是女隊員跳“男步”。
像秧歌、健身球操等比賽,很多國家、省、市級賽事文件都規定必須要有男隊員,而且年齡還不能超過70周歲。沒有男隊員的隊伍,可能會被扣分。這種情況下,她只能從學校舞蹈團或市老體協那邊找人。
各團體“搶奪”激烈 “緊盯”男學員做溝通
作為廈門老年大學舞蹈團的團長,吳烏秀一直都在努力挖掘、吸納男團員。她說,陳立基就是在2009年參加海滄的一個活動時,被她“追到”臺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才拉過來的。只要得知哪里社團即將解散,有男團員流出,她就趕緊去拉人,就怕遲一步被“搶光了”。她說,之前還“盯”上了國標舞班的一名男學員,一直追到班上,可惜對方沒有意愿。
目前,廈門老年大學舞蹈團只有8名男隊員,各團體“搶奪”男學員很激烈,要通過拼師資、拼平臺等,通過活動、排演,把人留下來。“一沒事做,我就會擔心他們‘跑’了。”吳烏秀說,去年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排練的節目《鳳凰花,花鳳凰》,原本編排是沒有男的,但她強烈要求加進去。
聲 音
廈門老年大學教師翁姍明:唱歌跳舞都是可以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活動,其實并沒有男女之分,只是大多數男同志還比較含蓄,放不下架子,更愿意參加書畫、詩詞等比較靜態的學習活動,希望有更多的男同志能夠突破慣性思維、觀念的局限,多邁出一步,不要止于“圍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