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變“造血” 對口幫扶見成效
同安區對口幫扶甘肅臨夏州康樂縣,兩個幫扶項目揭牌
廈門日報訊(記者 盧漳華 通訊員 林偉哲 葉加龍)寬敞整潔的車間、嶄新先進的機械、布局合理的生產線……近日,遠在2300多公里之外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傳來喜訊,同安區產業幫扶項目——同樂雨具有限公司和康之琳鞋業有限公司的兩所扶貧車間正式揭牌。
這是同安區重視產業扶貧,將扶貧工作從“輸血”變成“造血”的又一次體現。近年來,同安區堅持精準扶貧,幫助招商引資的同時,通過結對幫扶、教育交流、業務培訓等方式,著力為當地打造一批“帶不走”的產業和人才隊伍,為地區發展注入動力。
“造血”幫扶
居民家門口上崗
作為同安區對口幫扶康樂縣的產業幫扶項目,臨夏同樂雨具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超過3500萬元,現有機器設備230臺,廠區建筑面積5246.69平方米,可以給當地增加300多個就業崗位。而成立于今年1月15日的臨夏康之琳鞋業有限公司,廠房面積3140平方米,已解決康樂縣300余人的就業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8人,預計未來工人總數可以達到500人至800人。當地群眾紛紛表示,以后不必去外面打工,在自己家門口就能上班,收入也有了穩定保障。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個個“扶貧”車間在康樂縣破土而出,一項項產業在康樂縣茁壯成長,可以讓當地貧困戶就近穩定就業、增收脫貧,更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助力康樂縣早日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一直以來,同安區重視產業扶貧,努力提高康樂縣自我“造血”能力。除了這兩個扶貧車間,同安區積極協助康樂縣開展招商引資,發揮同安在項目建設管理積累的經驗,支持康樂縣做好公共配套設施、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并鼓勵同安企業到康樂縣投資興業、采購原材料。
精準發力
結對幫扶事半功倍
自2014年國務院扶貧辦確定幫扶關系以來,兩地負責人多次在同安、康樂對接幫扶事宜。兩地黨政領導先后互訪13次、部門對接協調70余次,扎實有效推進了項目幫扶、產業投資和社會保障支援等方面的協作進程。
隨著了解加深,對于如何幫助康樂縣利用自身優勢發展,同安區心里更有譜了,先后選派3批共39名優秀干部、教育醫療等專業技術人才到康樂縣掛職工作。同安人社部門也緊扣康樂縣就業創業需求,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已有2100多人受益。幾年來,康樂人在同安區、就地就近和第三地就業人數達1680人,特別是500余人先后在同安穩定就業,收入有保障。
與此同時,同安、康樂的對口協作更延伸到街道、社區等更細微層面。兩地鎮(街)、村(居)、學校和醫院開展結對幫扶,各結對部門發揮所長精準扶貧,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今年,在原有結對幫村的基礎上,同安區將增加6個鎮街的6個村居、10所學校、2家醫院、4個商會、10家企業與康樂縣貧困村結對。
在日前舉行的同安區—康樂縣東西部扶貧協作黨政聯席會議上,同安區委主要領導表示,下一步,同安區和康樂縣將繼續保持區縣領導互訪、責任部門對接的良性互動工作機制,每年定期召開工作聯席會,加強發展思路對接、幫扶項目對接和合作機制對接,明確各個層面具體合作清單,有序有效地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全面協作。
亮彩數據
截至目前,同安區支援臨夏州康樂縣,實施54個對口幫扶項目,累計落實幫扶資金1.36億元。其中,同安區置業公司在康樂縣成立2家公司,發展種養殖業并投資入股2個扶貧車間;太陽城、古琳達姬兩家企業在康樂縣投資建廠。
通過項目幫扶,康樂縣共吸納就業1043人,帶動增收脫貧3161人,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012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