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惡性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侵占我國濱海濕地的遺傳進化機制,有利于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互花米草擴散的原因,為從源頭上治理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近期,生態學國際頂級雜志《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科研團隊在野外調查互花米草生長分布。(廈門大學供圖) 東南網8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李靜)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惡性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侵占我國濱海濕地的遺傳進化機制,有利于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互花米草擴散的原因,為從源頭上治理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近期,生態學國際頂級雜志《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互花米草,一種原產于北美東海岸的海灘植物。它天性耐鹽耐淹、抗風浪,種子及無性分株可隨海浪傳播。由于互花米草莖干密集粗壯、地下根莖發達,能促進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積。1979年,我國從美國的北卡羅來納、佐治亞和佛羅里達分別引進了高、中、低三個生態型的互花米草,用于保灘護堤、促淤造陸。試種成功后,它們被引種至福建省的羅源灣,之后又陸續推廣至其他沿海省份,為抵御臺風、保灘護岸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引種的互花米草在各地迅速繁殖擴張成為入侵物種,威脅當地海岸生態系統、影響濕地灘涂養殖、阻塞船道等,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互花米草已被列入全球最具威脅性的100種外來生物名錄,而中國是全球受其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互花米草搖身一變成為“超級入侵者”呢?由于缺乏詳細引種過程的記錄,長期以來,學術界對互花米草的入侵機制仍然缺乏統一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