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從濱海小城到國際空港
2023-11-08 09:35:56?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打開空中走廊,經濟特區插上騰飛的翅膀 廈門:從濱海小城到國際空港 廈航特色涂裝飛機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起飛。(記者 楊進福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謝嘉迪)改革開放初期,跟上發展的潮流,需要打破“島城之困”,廈門主動打開空中走廊,經濟特區從此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從通航初期年客流量百萬級的航站,發展成為千萬級國際一流空港,40年來“客容量”的次次飛躍刻畫出了濱海小城朝國際化交通樞紐城市邁進的軌跡。如今,一座嶄新的航空樞紐正拔地而起,發展要素向這里匯聚,廈門經濟特區民航史即將翻開嶄新一頁。 回顧老報道,講好新故事。由全國15家副省級城市黨報共同發起的慶祝改革開放45周年大型傳播活動《老報道 新故事》,今日將同步報道廈門機場建設、民航飛速蝶變成就,展示廈門從濱海小城到國際空港的發展歷程,共同講好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改革開放故事。 老報道 破“島城之困” 闖出中國機場建設新路 40年前的1983年10月22日,人們目光聚焦在廈門本島高崎海濱。這一天,廈門國際機場(現更名為“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海上機場”與“海上花園”標簽在這里重合,從此揭開了廈門民航史新紀元。 翻看《廈門日報》老報紙,頭版報道生動還原了通航當天的熱烈氛圍。盡管彼時報紙刊登的是黑白照片,但記錄的卻是彰顯時代騰飛的高光時刻。 開創運用外資建設機場先河 在《廈門日報》通航報道配圖中,有一張“特別”的面孔——時任科威特阿拉伯基金會理事長費薩爾。他的出現,象征著“南南合作”在廈門經濟特區的落地生根,也象征著特區機場那段“不走尋常路”的建設歷程。 上世紀八十年代,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正式拉開序幕,時代浪潮滾滾向前,交通的短板卻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每當有外商前來考察,通常要先飛到福州、廣州,再轉火車或汽車顛簸七八個小時進廈,如再遇上雨天,行程還要拉長,讓不少客商望而生畏。 交通有短板,發展受制約,“沒有空中走廊,大廈之門該通往何方?”建設一座廈門人自己的機場已成“剛需”。 “1981年建設廈門國際機場的有關報告正式獲批。經過估算,建設資金要近1億元人民幣。”在廈門國際機場原副總經理王澤源的回憶中,當時特區的年財政收入僅有約1.8億元,要拿出一半建機場,難度很大。 特區的特,就特在先行先試。特區的特,也體現在自力更生,突破常規的做法。于是,在困難面前,廈門打破常規,開創了利用外資建設機場的先河。王澤源說:“這是一次中國‘好項目’與外國‘好資本’的強強聯合。在上級領導牽頭下,我們最終爭取到了科威特政府2100萬美元的貸款,為機場建設化解了燃眉之急。” 積極應時求變、靈活運用外資……廈門經濟特區的先行先試,也使廈門機場成了“特區經驗”的“批發商”——不僅是全國第一個靠運用外資、靠自籌資金修建的機場,也是中國民航第一家下放地方政府管理的機場,為全國各地機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供先行樣板。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