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臺農二代 種出花樣豐收
2023-11-22 08:46:4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順著風向接力跑 埋頭種地更要抬頭看天 “我雖然種菜,但不賣菜,我賣的是一個菜園” 情懷或許是不少臺農二代的主要積淀,但僅有情懷卻還難以托起“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家園夢想。他們需要創新來推動,來托舉。 誠如陳岱明所言,新的時代給農民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去的農民埋頭種地,新農人必須學會“抬頭看天”。 在美格農藝的一棟小樓里,擺放著三四個垂直的育苗架子,每一格放著不同的蔬菜、香草,有些已經長成,有些還是幼苗。特別的是,它們不是種在土里,而是被培養在巖棉上,通過水耕栽培系統、營養液自動循環系統以及人工調控光照系統來培育。 這便是陳岱明口中的移動式智能水耕系統。不過他坦言,“我雖然種菜,但不賣菜,我賣的是一個菜園。”目前這一產品已進駐到一些臺企、教育機構。 陳岱明環視眼前這棟樓,想起了美格農藝創辦之初,父親陳琰熀就是在這里辦公,而今他將在這里拓展美格農藝發展新領域。 從1993年落戶同安算起,美格農藝已在這里深耕30年,如今這個“大花園”的“園長”也從陳琰熀交到了陳岱明和姐姐陳秀瑜手中。 47歲的陳岱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卻比其他人更早來到廈門。早在1993年,他就跟父親來到廈門,在這里度過了高中、大學生活。雖然畢業后在上市公司上過班、也創過業,但考慮到家族事業的可持續性,對植物的親近感,2012年,陳岱明放棄了在臺北的事業,專心苗木生意。 如今美格農藝種植著數百萬株植物,陳岱明每天都要到里面走走,看看它們長得好不好,跟它們說說話,還養成了每天看新聞、關注政策的習慣。他說,美格農藝的優勢在于市場眼光。他們的眼光不局限在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是站在全國視角,判斷哪種植株更符合市場趨勢、什么品種更有栽培優勢、什么時機更值得出手…… 從前看著父親經營綠化園藝的生意,陳岱明感覺農業不能一直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若是能引進一些新技術,或許能拓展出新領域。智能水耕系統只是其中的一個新嘗試。 這些年,經營團隊還將目光投向了節能環保產業。引入臺灣綠色建筑經驗和技術,在廈門推廣城市垂直綠化新理念;從臺灣請來知名根雕師,把失去生命的樹木雕鑿成桌椅書架;瞄準節能環保產業,對廈門11條隧道進行照明改造,節電率60%以上…… “臺灣一代老農,很多人一輩子守著果樹園,他們的二代不想接著做,只得把園子收掉。我們常做接盤的活兒,把樹木從臺灣運過來在廈門再生。”陳岱明笑稱,“這也算是落葉歸根吧!” 引領農業潮流風 為土壤問診把脈開良方 “我們把新型農村發展方式帶來,讓鄉村振興變成一件很酷很潮的事” 20多年前,謝碩章給楊桃喝牛奶可稀罕了,甚至還引來不少媒體報道,如今這在很多同安農戶的果園中早已司空見慣,喝牛奶長大的蓮霧、小番茄、葡萄比比皆是。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臺農二代也正在成為大陸鄉野田間的活躍力量。艾恩農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曾可安便是其中一位,“投身鄉村建設不一定真的是切切實實地去種地,我們把新型農村發展方式帶到這里,讓鄉村振興也可以是一件很酷很潮的事情。” 她指著眼前一排排移動資料柜說,這里裝的不是文件,而是5000多份土壤樣本。據她介紹,通過為土壤建立“檔案”,可以提前為土壤找到適合的種苗。此外,他們還有專門的土壤檢測實驗室,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光譜發生儀等土壤微量元素檢測儀器,精準快速分析土壤健康情況,幫助當地農民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農作物穩定地生長。 曾可安所在的公司是百利與加拿大一企業共同成立的,主要從事土壤和水檢測服務。曾可安要做的就是將該服務推廣。目前,艾恩農大部分配合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內企業,僅百利就占到了八九成,在對外檢測方面量還比較少,尚處于剛起步階段,畢竟讓種植戶接受還是要有一個過程。 在閩臺融合園里,翠綠的辣椒掛滿枝頭。這款螺絲椒皮薄肉脆,是當地農民種植的熱門作物,新鮮采摘下來的螺絲椒將銷往武漢、長沙等地。 據曾可安的父親、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曾明寶介紹,螺絲椒的產量很高,每畝產量最高可達18000斤,如果配合肥料管理、溫室通風,可以讓它的產量達到更高。 而高產的背后是科技賦能農業現代化的縮影,這其中對土壤“問診把脈”開“良方”就顯得尤為重要。 曾可安特別舉了例子,要種辣椒前,可以先檢測土壤里面含有哪些元素,這些元素適不適合種植,合適的話,要如何精準施肥,要施多少肥料,才能使土壤達到一個最優的效果,避免土壤的過度營養化、鹽堿化。 “雖然來了5年,但依然是農業‘小白’,要跟父親學習的還有很多。”今年25歲的曾可安說,目前大陸農業正在快速往精細化、工業化方向發展,從事農業服務的企業比較少,這也意味著他們有無限可能。 記者手記 土地黏人 機會更黏人 種花、種草、種果,第一要素是土壤,人的成長也是一樣的。重農是臺農二代不可或缺的養分。自從登陸廈門,他們一下子便被泥土黏住了。 在生產車間,與工人們一起篩選、包裝楊桃……在耕作田間,察看蔬果開花、結果的每個細節……臺農二代們踏波而來,踩著父輩的足跡,用熟練的業務能力踐行著一位“新農人”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廈臺兩岸人民都信奉的那句話:愛拼才會贏! 與父輩不一樣的是,臺農二代甚至臺農三代的農業知識往往更豐富、種養技術更先進、營銷理念更現代。他們絕大部分人都受過高等教育,有不少還是留學歸來的,有的即便所學專業非農業,也是專攻過市場營銷、金融經濟等專業的,這些知識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至關重要。因為,有種有銷,才能帶動更好地種。 兩年前,臺農三代謝東佑受父親謝碩章召喚,毅然辭去臺北的工作,開始慢慢接掌果園。他坦言,雖然自己生長于臺灣,但已有兩代長輩扎根同安,他也早把自己當成竹壩的一員。 “我們的果園除了可以采摘,還能享受楊桃風味的下午茶、體驗親手沖上一杯手磨咖啡……”現在一到周末,謝東佑就會主動到果園上崗當導覽員。 “我接過家業,不一定要干農活,以后會往休閑農場的路繼續延伸。”謝東佑說,他家果園既賣產品也賣文化,如今可以體驗采摘、咖啡研學、食物制作等,逐漸向休閑旅游延伸的產業鏈,還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豐收”不僅發生在田野上,更在產業的方方面面。他坦言,這里的土地會黏人,機會更黏人。 如今,謝東佑正在廈門大學攻讀廣告學,不斷充實自己,發掘果園更多的可能性。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