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信息化時代,“教”與“學”悄然改變
2024-04-19 09:14:23?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信息化時代,“教”與“學”悄然改變 東南網4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婕)午休時間,華師海滄附小教師辦公室里靜悄悄的,老師們每人拿著一支智能筆,在校本作業上點點劃劃。“用智能筆批改作業,我們對每個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心中有數,教得也輕松。”五年級數學老師葉雪燕說,她是該校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受益者。 “教育如何高質量發展,從本質上講,是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作出回答。”廈門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鄭朝南表示。要做好這一答卷,“信息化”是其中密鑰。 隨著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開展,一支筆改變教學,一塊屏幕改變課堂,一張網鏈接山海,教育信息化的廈門故事正在精彩上演。目前廈門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智慧作業分析系統、國家智慧教育平臺、AI課堂教學行為分析系統等為多所學校所用,在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傳統“教”與“學”正悄然發生著變革。 學生也可成為“主角” 去年,濱東小學語文老師趙曙霞講了一堂教學公開課,公開課的主題是“長大以后做什么”。課堂前半段,以學校小記者團招募為由頭,設定小組采訪問答形式,鼓勵學生尋找身邊榜樣進行自我“職業畫像”。后半段,通過師生評、小組評、生互評等形式,評選最佳采訪人,引導全體學生暢談未來,明白“實現夢想需要付諸行動”的人生哲理。 在整場公開課中,課堂生態充滿張力,學生在自學中產生的問題,互問互答、漸問漸深,趙曙霞則旁聽和引導學生問答,始終把握著討論的大方向。“這是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老師講得少了,學生思考多了,也學出了成果。”當天,來自佛山的小學骨干教師在聽完公開課后評價說。 用趙曙霞的話來說,此前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講授型教師。2022年,濱東小學投入使用智慧研修系統,該系統對課堂教學全過程進行數據化處理,開展智能分析、精準反饋。“根據系統出具的分析報告,我講授時長達22分鐘,這樣導致只有少數同學有機會與老師進行課堂互動。”她說。 趙曙霞開始自我“革新”。她先是上網搜索名師課堂,學習名師授課方式,同時收集大量課堂實時數據,研究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該如何提問,著重設計過渡語和互動式問題。下一次上課,研修系統顯示,趙曙霞教學模式已經從講授型轉為混合型,這意味著學生有了更好的課堂體驗,在互助學習中快速掌握知識。 數字化技術的運用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高效互動”的教學模式逐漸從理想照進現實。廈門是全省最早建成覆蓋全市教育城域網的城市,依托“一網一云一平臺”,形成信息技術與教學應用融合持續深入的新局面。 雖已58歲,湖濱中學物理教師白源法的上課方式卻頗為新穎——講授的課程內容直接傳輸到學生手中的平板終端上,教學變得生動直觀。“白老師的課非常有趣,看完他做的視頻,抽象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還能直接在平板電腦上進行模擬實驗。”湖濱中學初二(12)班學生熊子源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白老師的課,也在學習中喜歡上了物理。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