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條(卷)在廈有了食安標準
2024-06-05 09:15:15?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產品標簽須標注豬肉含量 技術指標上,標準對五香條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限量和微生物指標等都進行了規定。其中,特別將蛋白質、食鹽、淀粉、過氧化值和揮發性鹽基氮含量作為產品的重要質量指標,做了明確規定。 “五香條(卷)的主要原料為豬前腿肉,蛋白質指標主要為衡量豬肉的含量。”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廈門市供廈食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靜介紹,五香條產品蛋白質指標為每100克中不得少于8克。 在五香條(卷)中加入淀粉,一方面可以起到肉質鮮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黏稠劑的作用,便于餡料黏合、易于包裹于豆皮中。但淀粉過多加入會降低產品的品質。為確保產品符合工藝要求又不影響產品品質,標準規定淀粉含量每100克中不得多于10克。“有了標準,以后五香條里豬肉和淀粉各加多少就有了統一的尺度。”標準起草人之一,福建省勝福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洪勝煌說,“通過蛋白質和淀粉的限量指標,更便于企業控制產品的營養和口感,保證品質,也可避免以次充好。” 此外,為控制產品的新鮮程度,防止其腐敗變質,標準對反映產品鮮度的主要指標——揮發性鹽基氮含量作出限定,規定每100克中不得高于10克,嚴于預制肉類食品質量安全要求推薦標準的要求。 五香條在制作過程中會加入保水劑磷酸鹽,以獲得縮水效果,使得肉質更嫩、更鮮美。為體現供廈食品的高品質,標準還特別規定,五香條產品除了磷酸鹽外,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 高靜介紹,為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標準中增加了必須在產品標簽中標注主料豬肉含量的要求。由于標準適用的是預制菜品,其食用方法(即烹調方法)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體驗,標準還特別要求產品在標簽中應標注食用方法。 鏈接 標準讓地方美食“走得更遠” “此次五香條團體標準的出臺,旨在提升供廈食品安全水平,也是廈門在食品領域打造‘廈門標準’的又一嘗試。”市食安聯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不少地方傳統美食都努力從“深巷”走向四方。但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速食產品線的研發,偷工減料、“掛羊頭賣狗肉”等問題時有發生,影響了消費者體驗和美食本身的口碑,不利于地方美食形成產業規模。在此背景下,制定標準無疑有利于樹立標桿品牌,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據了解,2020年起,市食安辦指導市食安聯,逐步建立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鏈條的供廈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供廈食品安全標準”指的是結合廈門實際,對標國內國際先進食品安全標準,由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組織制定的團體標準。目前已發布的供廈標準達105個,累計兩千多項指標嚴于國家標準。其中不乏手工面線、土筍凍、馬蹄酥、姜母鴨等,立足廈門本地特色制定的傳統特色食品供廈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傳統特色小吃食品標準的空白。2021年,市食安聯推動廈門老字號協會和多家知名土筍凍小作坊制定的《供廈食品 土筍凍標準》,日前還成功升級為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在此次發布實施的五香條(卷)供廈標準中,見不到“適量”“少許”等模糊制作說明的出現,而是從感官性狀、營養成分等方面將制作流程進行了量化。“地方傳統美食要走向更大的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品質和風味千差萬別,就很難形成品牌效應。”采訪中,幾家五香條生產企業代表都認為,制定統一標準,不僅能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也是地方傳統美食實現品質化、品牌化、產業化的必經之路。 “以標準搭橋,地方美食在對外發展的過程中才不會變質、變味。”市食安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供廈食品標準將繼續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通過保留美食最核心的傳統特色,引導店家規范美食制作,改變經營模式,讓地方特色美食擁有更安全的生產環境、更地道的生產工藝、更優質的服務,讓消費者可以吃到更加衛生和安全的美食。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