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張藍圖引領特區立潮頭
2024-06-14 08:59:5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開放之路 在百舸爭流中融通天下 奔騰向海,開放包容是廈門的胸懷。 “廈門自古就是通商裕國的口岸,也是開放合作的門戶。”習近平同志將廈門視為中國的窗口,一個對外開放之門。他帶著廈門人民在改革開放初期,硬是憑一股闖勁,蹚出了一條雙向輻射的開放發展之路。 《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提出要“擴大對外開放,抓緊實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這成為廈門對外開放的“關鍵一招”。 30多年來,廈門始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謀劃的“三步走”戰略行進——率先啟動對建設中國特色自由港的初步探索,逐步實現出口加工區、保稅區、保稅港區、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磚創新基地的迭代升級,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經濟開放格局。 看廈門的“開放之路”,要拓寬時空的經緯,才能看清抉擇的關鍵。 廈門很小,城市面積1699平方公里,廈門島更小,僅158平方公里。盡管這座島城自古向海而生,迎攬八面來風,但如果只有海,沒有跨越灣區聯通廣袤內陸,那便只是孤城小島。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到廈門調研,從戰略全局視野發出“提升本島、跨島發展”的動員令。 這一重大戰略高瞻遠矚、科學務實,深刻回答了進入21世紀后廈門經濟特區朝什么方向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不再把視野固守于小島小城,提升本島、跨島發展,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時空中縱橫馳騁。 歷屆廈門市委、市政府牢記殷殷囑托,一次次吹響跨島發展的沖鋒號角。 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大橋、翔安隧道、海滄隧道……跨海通道讓天塹變通途,3條地鐵連線成網,福廈、龍廈、廈深鐵路縱貫東西,立體式路網從四面八方將這座島城與外連接。 “海絲”“陸絲”在廈門完美交會,巨輪遠帆遇見鋼鐵駝隊,東方貨流搭乘中歐班列,出新疆、叩中亞、越大漠連山,直抵歐洲,廈門成為“一帶一路”無縫對接的陸海樞紐。 2023年廈門島外城市建成區面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比超七成,人口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占比超六成,全市城鎮化率達到90.8%。 島灣一體加快發展,“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框架已然形成,城市格局跨島拓展、產業結構跨島優化、城市功能跨島提升、公共服務跨島覆蓋。 心有多寬天地就有多寬。“小廈門”變成“大廈門”,城市的未來影像日漸明朗、日趨宏大、日益壯闊。 開放永不止步,至今仍在縱深推進跨島發展戰略的廈門,不僅跨出本島,還要跨出廈門、跨出區域、跨出海峽。 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全力打造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 跳出一隅天地寬!擴展經緯、聯通四海,給了廈門城市發展更大的想象空間。 完善通達全球高效便捷的交通中樞、提升城市開放的軟件與硬件、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化,商品、資金、技術、人員的流通如潮水般涌入這片熱土。 一臺臺鋼鐵橋吊伸向藍天浩海,集裝箱航線通達全球,港口吞吐量超千萬標箱,全球排名第13位,“絲路海運”航線占全國一半以上,空港位列全球機場百強,全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繪就大時代的開放圖景。 每年“9·8”全球資本進入廈門時間,這把充滿東方智慧的財富金鑰匙成就全球最大的雙向投資促進盛會,展示了一座國際化城市連續20余載撬動全球資本、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的決心。 這座城,通達五洲,漲潮聲中萬國商。外貿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七,供應鏈企業年銷售額近4萬億元,中國4大供應鏈企業占據3席,3家市屬國企躋身世界500強前150位;超12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前來投資,外資企業貢獻約40%的工業增加值、30%的進出口和稅收收入。 這座城,背靠祖國的千里沃野,迎攬八面來風,在百舸爭流中融通天下。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