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農業先導作用 探索閩臺融合發展新路
2024-07-11 09:10:3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發揮農業先導作用 探索閩臺融合發展新路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福建省促進閩臺農業合作條例》執法檢查,推動廈門打造兩岸農業合作的示范樣板 翔安大宅火龍果迎來豐收。(記者 王火炎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蔡綿綿)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閩臺農業合作交流是廈門農業的一大特色,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一項亮點。《福建省促進閩臺農業合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09年5月施行,為廈門閩臺農業合作在政策措施、服務保障、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賀信重要精神,全面落實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有關要求,把該《條例》執法檢查作為今年監督工作重點之一,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執法檢查。近日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聽取審議了執法檢查報告,督促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把實施《條例》作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深化兩岸農業合作交流,打造兩岸農業合作的示范樣板,促進臺農臺商更好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共享農業農村發展機遇和紅利,以實際行動加快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 執法檢查 深入田間地頭調研實地走訪企業 處處綠樹掩映,時時空氣清新,在藍天白云映襯下,火龍果田“一步皆一景”……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福建省最大的火龍果連片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已超1000畝。 5月21日,執法檢查組一行先后來到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翔安區新店街道后山巖片區等地,了解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運營、兩岸農業技術交流合作以及海峽兩岸(廈門)種業博覽會開展等情況。 火龍果茶、冰鎮火龍果花苞、火龍果花干煲老鴨湯、火龍果饅頭……除了美景,大宅村推出的以火龍果為主題的“十二道村味”創意美食吸引大量市民游客,也得到執法檢查組成員連連點贊。 基地負責人介紹,大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受益于廈臺農業合作,引進臺灣水果種苗。近年來,大宅社區從臺灣引進紅心火龍果及其他品種,積極建設兩岸火龍果育苗基地,試種并推廣新品種,種出來的火龍果果大、甜度高、皮厚、耐儲存,還請來臺灣農業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引進臺灣補光燈“高科技”技術,大大增加了火龍果的產量,1000余畝的火龍果基地年產值超4000萬元,凈收入超2000萬元。 廈門種業博覽會連續兩年落戶翔安,2023海峽兩岸(廈門)種博會更是吸引1000多位客商,8家臺企攜111個蔬菜品種前來參展。相關負責人表示,參加種博會的客商可以下到田間近距離觀摩,在田間地頭交流育種心得,也可以現場品鑒,“零距離”感受不同蔬菜品種的風味。種博會為閩臺農業交流搭建了面對面接觸和點對點洽商貿易的平臺。 6月6日,執法檢查組一行又先后前往廈門果樹優新品種種質園、廈門百利控股有限公司,了解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規劃建設、企業對臺交流合作等情況。 形似放大版蓮霧的臺灣紅鶴文旦柚、甜嫩多汁的“黃金陽桃”、軍營紅小番茄、綠色的茄子、紫色的花菜、螺旋狀的辣椒……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作為廈臺農業合作交流的重要載體,依托廈門百利等重點種子種苗企業,引導海峽兩岸種子種苗企業強強合作,有效推動了聯合育種攻關和商業化育種。數據顯示,目前該產業園已成功吸引臺資農業企業28家入駐,累計引進臺灣農業優良品種300多個、臺灣先進種植養殖技術50多項,并擁有自主研發新品種170多個、種子種苗專利50多項。 在做好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還召開執法檢查座談會,了解在廈臺農、閩臺農業合作相關協會代表對《條例》實施情況的意見建議。 “我相信在兩岸交流中,農業是一種最容易溝通的語言。”廈門百利的技術總監、臺胞曾明寶說,他扎根廈門“種菜”已有8年多,《條例》為來廈從事農業生產的臺農臺企提供了政策支撐、便利條件和優質服務,也為企業加強技術創新保駕護航。 為期兩個月的執法檢查中,執法檢查組先后赴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市政園林局等主管部門調研,專題聽取《條例》實施情況匯報,了解農業農村局等13個市直部門促進閩臺農業合作的工作情況,梳理出廈門貫徹落實《條例》取得的積極成效、存在困難問題和不足,并圍繞“如何進一步加大《條例》宣傳、完善政策措施、打造產業品牌”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