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節前出擊 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
2023-04-20 08:52? 作者: 陳泥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節前出擊 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 在同安晨甘泉副食品商店內,執法人員查看進口洋酒和葡萄酒是否有規范的中文標簽。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陳泥 通訊員 韓嵩松)“五一”節將至,酒類消費又迎來一個小高峰。為進一步規范酒類市場經營秩序,加強酒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食安辦本期“月月十九查酒”行動,組織執法人員、媒體記者,對同安工業集中區人流密集區域的兩家酒類銷售單位進行了突擊檢查。 閩籃超市(烏涂店): 臺賬未做分類整理 保健食品與其他酒類混放銷售 位于同安區工業園湖里園78號的閩籃超市(烏涂店),執法人員現場查看了該店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酒類商品零售登記證等證照。記者注意到,該店在酒類貨架上方張貼了“拒絕向未成年人售酒”的標識。 在超市內,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貨架上的進口酒類是否有規范的中文標簽,并隨機挑選了一瓶進口紅酒,檢查商家索證索票落實情況。此前,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施行《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 (第60號令) 。昨日,執法人員也重點檢查了超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各項規定的落實情況。經查,該超市配備了食品安全員,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但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處副處長黃珊珊發現,超市食品安全各項檢查的臺賬未做分類整理。她建議超市把檢查記錄按月整理歸檔,對檢查的內容和發現的問題,進一步梳理、完善。 檢查中,同安區新民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賴登宇發現,超市雖然設置了“保健食品”專區,并張貼了“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標語,但在酒類專柜上有部分保健食品“勁酒”與其他酒類混放銷售,易讓消費者混淆。針對這一問題,執法人員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企業整改。 同安區晨甘泉副食品商店: 部分酒類缺失價格標簽 “非賣品”未標識清楚 地處同安區新民鎮梧侶村梧侶商業街的晨甘泉副食品商店,是昨日檢查的第二站。 在這家店內,執法人員重點查看了進口洋酒和葡萄酒是否有規范的中文標簽,酒水倉庫儲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檢查發現,該店在售的酒類均有中文標簽標識,但部分酒類缺失價格標簽,或價格標簽內容不完善。執法人員指導商家立即整改,針對每一種酒,都要標明“品名+價格”,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此外,該店存在將裝酒的紙箱直接落地存放的問題。“酒水等食品直接落地存放容易受潮,應該‘離地離墻’存放。”執法人員指出。 在酒柜上,記者還發現了一瓶裝在20升容量的玻璃容器內、沒有任何產品標簽的自泡酒。經營者表示,這是其根據自己的喜好泡制的,不對外銷售。黃珊珊指出,如果是“非賣品”,要有專門的展示區域,并標識清楚,避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執法人員還重點檢查了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落實情況,并隨機挑選了店內銷售的兩款酒類,要求商家提供進貨憑證。但商家現場無法提供供貨商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信息。針對發現的問題,執法人員也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商家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整改,并將繼續跟進整改情況。 【提醒】 針對節日酒類消費,市場監管部門建議:如需購買進口酒類,要到正規商超、連鎖店進行采購;在購買時,要注意商品標價和合規的標簽,生產日期、酒精度、保質期等標注是否規范;注意外包裝是否完整,若存在漏酒情況,不要購買;保存好購物小票,如產品出現問題,可以維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