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2022年度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2023-04-24 08:50? 作者:陳佩珊 ?來源:海西晨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2022年度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傍名牌搭便車?侵權啦!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佩珊 通訊員 廈法宣)“4·26”知識產權日將至,昨日上午,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2023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暨“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悅享會活動。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民營企業代表、高校學者、媒體記者參加。 活動通報了2022年廈門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457件,審結5094件,調撤3339件,調撤率65.54%?;顒舆€發布了2022年度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囊括專利、商標、不正當競爭、著作權等領域。 案例選登 生產“LV”口罩 兩公司賠償30萬元 “LV”商標尚未在口罩類別上獲得注冊,有兩家公司就生產出了帶“LV”商標的非醫用口罩,準備出口至國外。2021年4月,這批口罩被海關攔下。商標持有公司路易威登馬利蒂起訴了這兩家公司。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涉案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類別與口罩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及消費對象方面既不相同,也不類似,不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且侵權行為發生時,涉案商標尚未在口罩類別上獲得注冊。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涉案商標為馳名商標,并對其進行跨類保護,認定制造及出口、銷售的兩家公司行為構成商標侵權。 兩家公司為侵權的36600個非醫用口罩“買單”,連帶賠償路易威登馬利蒂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0萬元。生產商不服提起上訴,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 攀附“蕉下”品牌 傘業公司賠償8萬元 減字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蕉下”商標,該商標核定使用商品項目為毛皮、(女式)錢包、購物袋、傘、傘套、傘柄等。 2019年7月,減字控股有限公司通過一微信公眾號公證購買了8把雨傘,雨傘上印有“監制商:香港蕉下控股有限公司”,商標、二維碼或監制商、制造商等信息卻指向東興傘業公司。減字控股公司認為東興傘業公司主觀上具有攀附“蕉下”知名品牌的故意,構成不正當競爭。 思明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東興傘業公司等在產品上標示“香港蕉下控股有限公司”的行為,容易使消費者誤以為該產品與減字控股公司的商標存在關聯,導致混淆,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遂判決東興傘業公司停止在雨傘產品上標注“香港蕉下控股有限公司”字樣,賠償減字控股公司經濟損失(含合理費用)8萬元。二審維持原判。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