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記者 連芊)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在廈門,有一群人,用腳步丈量城市,用汗水澆灌文明,他們像啄木鳥一般發現城市的“病蟲害”,像美容師一般描繪城市的“精致妝容”。他們就是廈門市城市管理綜合事務中心的考評員,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中默默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諄諄囑托,為廈門文明城市建設的大廈添磚加瓦?!拔逡弧眹H勞動節將至,在這個屬于勞動者的節日,讓我們走近四位優秀的考評員,看他們如何用勞動讓城市更美麗。
“考評標兵”探索考評融合 助力精細化治理
【人物名片】謝鎮生:綜合考評科科長,2017年獲評“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籌備及服務保障工作省級保障先進個人”;2021年被表彰為“廈門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
頂著酷暑,用腳步丈量大街小巷,嚴查細揪城市“病害”;深入一線,積極協調各部門,解決各類難點問題……這是謝鎮生在入職市城管事務中心以來的工作常態。
2014年轉業到城管考評隊伍以來,謝鎮生從零開始、刻苦鉆研業務,迅速成長為一名“考評標兵”。
去年5月,市城管事務中心承接全新的文明城市創建常態測評工作。接到任務后,謝鎮生組織專班組成員開始探索考評融合機制?!翱荚u是推進創建工作提升的重要手段。探索考評融合機制,有利于常態化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謝鎮生說。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半個月的時間里,謝鎮生帶領全體組員每天加班到十二點,盯著電腦,對成百上千個測評指標、本底數據一遍遍反復梳理確認。僅一周的時間,就完成了測評對象基礎資料的重新梳理、精細融合工作,并通過實地模擬測評,進行業務培訓,在規定的時限里保質保量完成第一輪文明創建實地測評任務。
精細化考評與文明城市創建測評在項目設置和具體內容上有很大不同,考評內容按照“就寬不就窄”、考評標準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則,對兩項考評的項目、點位進行融合,實現考評覆蓋面最大化。除了推進考評內容融合,謝鎮生還努力探索體制融合,破解多頭考評、重復考評和標準不一等問題,減輕基層負擔。
謝鎮生介紹,依據融合后的考評標準,2022年5月至今年3月,他們圍繞社區、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貿市場、主次干道等22個項目,開展11輪次文明創建實地測評活動,用統一考評標準評價各管理責任單位的工作成效,有效地推進文明城市創建重點部位創建標準提升。
“17年的部隊經歷,讓我擁有更強的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意識和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勇氣?!敝x鎮生說。他希望,隨著考評工作的常態化,精細化,這座城市的顏值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