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社會 > 正文

“00后”也來了 廈門中山公園相親角火爆

2023-07-04 08:56? 作者:黃晶晶 陳起鴻 陳嘉汶 ?來源:海西晨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公園相親角 “00后”也來了

廈門中山公園相親角火爆,不少父母扎堆為子女找對象

廈門中山公園相親角熙熙攘攘。記者 陳理杰 攝

一些父母現場溝通交流子女信息。記者 陳理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黃晶晶 陳起鴻 陳嘉汶)風景如畫的廈門遍布著眾多公園,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浪漫特質,賦予這些公園更多屬性。在大大小小的公園里,幸福的鏡頭處處可見,定格居民生活的甜蜜滋味。今起,晨報推出《廈門公園,轉角遇到愛》系列報道,聚焦您身邊“有愛”的公園。

“年紀多大?家住哪里?工作如何?”在中山公園的蓮花池前的空地,60多歲的王大爺站在大榕樹下搖著扇子,同張大媽搭著話,熟絡地添加微信好友。“來,這是我孩子的照片,看看倆年輕人互相滿意不……”

廈門中山公園中的相親角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線。每逢周六下午,就會有一群大爺大媽前來為子女找對象、求姻緣。

令人好奇的是,前來求緣的父母們如何“過五關斬六將”?背后有哪些妙趣橫生的故事?記者來到中山公園相親角一探究竟。

大爺大媽盼子女“脫單”

7月1日下午3點,記者來到中山公園相親角。烈日當頭,大榕樹的蔭蔽下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密密麻麻的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或坐或站,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交談著。現場用紅線圍起了一個圈,紅線上掛滿了紙張,每張紙上都寫著姓名、年齡、身高、學歷、職業等信息。

“有車有房”“長相漂亮”“年薪數十萬”……記者細看,許多相親者的簡歷十分搶眼。其中有不少大齡青年或是中年人的簡歷,擇偶標準五花八門。“90后”相親者不少,有的還笑稱自己“母胎單身”。值得注意的是,相親大軍中不乏“00后”的身影。記者看到,有一名2000年出生的女性掛出了簡歷,上面注明“編內教師”“年收入20萬以上”“獨生女”“性格開朗”等信息。

相親“主角”們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出席時,一大群父母便“代勞”,用自己的方式為子女爭取幸福。

71歲的王阿姨腿腳不便,但仍特意從集美趕到這里,為42歲的兒子找對象。王阿姨告訴記者,兒子在建筑單位工作,比較忙,沒什么機會認識女孩子,就一直單著。“我也是聽說這里有個相親角,所以來看看。”王阿姨告訴記者,其實,兒子不愿意來相親角,也不準老兩口來,她是悄悄來的,“遇到合適的,就說是朋友介紹的。”

年輕人相親看重“眼緣”

記者在現場看到,年輕的面孔也不少,他們時不時被一群父母圍住問這問那。

蔡小姐和她的朋友是第一次來相親角。據介紹,1996年出生的蔡小姐,去年剛研究生畢業,目前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蔡小姐告訴記者,步入社會后,生活節奏較快,社交圈也有限,她沒有太多“風花雪月”的空間。“我父母也不是很著急,就是想提前來了解一下。”蔡小姐話音剛落,不少大爺大媽就熱情地圍上來,向她進一步了解情況。

相較于蔡小姐的“云淡風輕”,第8次來到相親角的何先生顯得較為嚴肅。31歲的何先生在廈門從事動漫設計工作,平時朋友不多。在何先生看來,公園的相親角比不少婚戀網站更靠譜。

以相親交友為目的的平臺層出不窮,不菲的會員費令他望而卻步。“有的相親平臺要交1.4萬元會員費,可以負責介紹3個月,每個月介紹兩個人,平均下來見一個人要花費兩三千元。”何先生苦笑道,成了還好,如果沒成,代價就很大了。“其實相親平臺和公園相親角一樣,都是看眼緣。”何先生說。

在爸爸的陪同下,“90后”劉小姐來到相親角,其身形高挑、容貌姣好,在人群中尤為突出。剛來到相親角沒多久,她就被幾位阿姨和婚介圍著詢問。劉小姐告訴記者,她的媽媽讓她來這里看看有沒有機會遇上合眼緣的人,她不會覺得排斥,“就是多一個平臺讓大家有機會相互認識,挺好的。”

從事軟件開發工作的夏先生得知這個相親角后,也“主動出擊”,來這里尋找心儀對象。“感覺很熱鬧,不過這里好像都是長輩們在幫忙找。如果能雙方面對面,肯定效果更好。”他說。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