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辦事大廳設工作標準 讓群眾辦事享星級服務
2024-01-07 10:07? 作者: ?來源:廈門網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市人大代表、海滄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黃素玉: 給辦事大廳設工作標準 讓群眾辦事享星級服務 黃素玉在海滄區政務服務中心接待、服務群眾。 廈門日報訊 走進海滄區政務服務中心,這里有“社會事務一窗通辦專區”和“建設事務一窗通辦專區”,以前要辦理多個不同部門的業務時,要去不同窗口辦理。有了這兩個專區,就可實現“一窗通辦”。“讓老百姓只找一個窗,就能辦成多件事。”市人大代表、海滄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主任黃素玉說。 這里也是黃素玉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的窗口。每個工作日早晨或下午,在辦事大廳,總能看見她的身影,或是對企業手把手指導,或是熱情迎接來辦事的群眾。她給辦事大廳設立了一套工作標準——讓群眾更有獲得感,每個人都能享受星級服務。這樣的星級服務還延伸到線上,海滄區構建起便捷的15分鐘政務服務圈,45個廈門“e政務”網點、47個社區便民服務站覆蓋全區,讓群眾辦事少跑腿。 如何當好人大代表?黃素玉有自己的看法——要立足崗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人民滿意為目標,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還要練好基本功、開好法定會議、提好議案建議、做好表率,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 關注社會熱點 助推老舊小區重煥生機 去年市兩會,身為“老代表”的黃素玉將敏銳的目光投向城中村治理和城市更新領域,提出《提升格局 完善機制 讓老舊小區重煥生機》的建議。2023年5月,廈門啟動城中村現代化治理試點行動,海滄區漸美、新垵、山邊、石塘等4個村列入精品村改造提升范圍。 為何能將眼光精準聚焦社會熱點,除了十幾年積累下來的參會經驗,更重要的是身在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她深知“如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是永不過時的話題。在她看來,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和治理工程,是補齊城市治理短板、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迫切需要。 在提議中,她主張“老舊小區改造應理清類別、制定計劃、綜合施策”,而海滄在具體實踐中,根據每個村在地域分布、人口結構、治理基礎等不同差異,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探索形成了三種較為有效、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在又一次對城中村進行走訪調研后,她發現,在市委領導下,海滄區各部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著力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公共服務,提升人居環境和文明素養,讓群眾在城中村生活更舒適、更方便、更安全。“看到去年初提的建議正在逐一得到落實,百姓幸福感持續‘加碼’,這是當代表最大的成就感。”黃素玉表示。 立足本職崗位 更好滿足群眾辦事需求 “立足本職崗位,服務人民群眾,這也是履職的一種途徑。”這是黃素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言出必行,她也是這么做的。她長期深耕于營商環境建設一線,所在的海滄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近年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需求。 “通過規范業務、加快辦理、提升服務、加強管理,持續回應群眾期盼,激發市場活力。”黃素玉表示,海滄區“一窗通辦”政務服務改革將不同部門的幾百項業務匯集到同一個窗口,無論是對事項梳理、流程規范,還是窗口設置、系統調整、人員培訓,都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而她將一如既往守好這方“責任田”,切實履行人大代表職責,應民所呼、急民所需、解民所憂。 展望 用好平臺和數據讓城市治理“一網統管” 經過充分的調研,黃素玉發現,在“一網統管”平臺建設、政務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機制、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仍有待加強提升,因此她建議,廈門應利用“數字底座”打通各部門數據的基礎,統籌管理網格,統一城市運行事項清單,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市、區、街、居四級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應用體系,實現城市數據大融合、業務大協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