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法院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2024-03-16 09:13? 作者:譚心怡 湖法宣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李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購買“國行”手機 收到卻是“美版” 湖里法院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廈門日報訊(記者 譚心怡 通訊員 湖法宣)購買“國行” 手機,收到的卻是“美版”;一公司簽好合同后竟將本該交付的產品偷梁換柱……近日,湖里法院發布兩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案例1 “國行”變“美版” 經營者被判退一賠三 王先生通過某閑置物品交易平臺咨詢一款標價6000元的某品牌國行手機,咨詢后向林某微信轉賬5900元購買。在收手機后,王先生檢查發現雖然和自己想購買的手機型號相同,但規格不同(美版單卡),生產日期等也與林某承諾的不同。林某辯稱是發錯了手機,但在王先生多次提出退貨退款或者補差價換貨時,林某均以各種理由推托,王先生遂提起訴訟,請求解除與林某之間的合同、退還手機款并要求林某賠償三倍價款。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先生請求解除與林某之間的合同、林某退還手機款,應予支持。林某作為經營者,明知向王先生交付的手機與雙方合同約定的手機版本不同而交付,存在欺詐行為,因此,林某還應向王先生賠償三倍價款。 法官提醒 在二手物品交易平臺,部分經營者以交易閑置物品為名開展經營行為,在商品出現問題后又以自用閑置物品交易為由拒絕承擔經營者責任。對此,如消費者能夠舉證證明賣方以盈利為目的、持續性銷售商品,則賣方應承擔經營者責任。 案例2 貨不對板偷梁換柱 警惕不當履約 李先生向某環保科技公司購買“某品牌進口純銅活水管路系統”,雙方就此簽訂購銷合同。然而,該公司向李先生交付安裝的銅管品牌非合同約定品牌。此外,李先生提交的檢測報告顯示,該銅管流出的水質含銅量超標,對此,該公司未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該情況并非他們的責任。李先生遂訴至法院要求該公司退還已付貨款,并賠償三倍金額。 法院經審理認定,該公司交付安裝的銅管品牌非合同約定品牌,且案涉銅管金額約占合同總價的三分之一,已構成根本違約,李先生可以主張解除合同,該公司應將貨款48萬余元返還李先生,李先生也應配合該公司拆除并退還案涉管路系統。李先生主張該公司存在欺詐行為,但未能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故其主張的三倍賠償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 法官提醒 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應對品牌進行甄別,警惕不當履約商家,最大限度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