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喉蜂虎“先頭部隊”本月抵達廈門
2024-04-16 09:21? 作者: 林依文 ?來源: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吃住不愁 歡迎“最美小鳥”回家 栗喉蜂虎“先頭部隊”本月抵達廈門,將一直待到10月 廈門晚報訊(記者 林依文)伴隨著清脆的鳥鳴,“中國最美小鳥”又“入住”廈門了。近日,廈門迎來了今年首批栗喉蜂虎鳥群,這些身披艷麗羽毛的鳥兒不時出現在五緣灣上空,或展翅高飛,或停留休憩,或追逐鳴叫。據悉,這些鳥兒將在廈門一直待到10月。 保護區工作人員成了“管家” 確保鳥兒們住得好吃得好 五緣灣有個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栗喉蜂虎騎馬山繁殖地和五緣灣覓食濕地保護區。據悉,每年4月,這些“最美小鳥”都會在此安家,住上半年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保護區都會嚴陣以待,時刻關注著它們“入住”的情況。 近日,記者來到保護區,工作人員段道清介紹,本月初,他在保護區上空觀測到了幾只栗喉蜂虎,這是“先頭部隊”。10日中午,這些鳥兒開始在保護區內的樹上棲息。12日,來保護區的栗喉蜂虎超過了20只。 這群遠方“貴客”陸續入住后,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就成了它們的“管家”,不僅要讓它們“住得好”,還要讓它們“吃得好”。 段道清介紹,栗喉蜂虎有個特殊的習慣,就是不住舊巢。在今年栗喉蜂虎到來之前,工作人員對它們的巢穴進行了兩遍沖洗,再用原生土回填,方便它們在這里再次筑巢。 不僅如此,“管家們”還結合栗喉蜂虎的生活習性,對保護區周邊環境進行精心布置,讓它們“吃得好”。據介紹,由于栗喉蜂虎是晚成鳥,雛鳥出殼后,需要親鳥捕食喂哺至離巢為止。保護區內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水池,不僅可供栗喉蜂虎和其他鳥類飲水、洗澡,還為周邊昆蟲提供產卵場地,方便栗喉蜂虎在這里捕食。 “管家們”還在周邊種植了草本植物、果蔬樹木等約1500平方米,并在栗喉蜂虎到來之前,在保護區的步道兩邊撒上花籽,通過豐富昆蟲食物種類,提升保護區內的昆蟲數量。此外,保護區內還養殖了蜜蜂,在傳播花粉的同時,也為栗喉蜂虎持續“供糧”。 廈門對栗喉蜂虎“寵愛有加” 去年觀察到3000只以上 廈門對栗喉蜂虎的“寵愛”,遠不只是讓它們“住得好”“吃得好”。 記者了解到,去年11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布廈門第一批野生動物遷徙通道,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五緣灣濕地公園被列為廈門第一批野生動物遷徙通道。此舉進一步加強了野生動物遷徙通道重點區域保護,有助于確保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讓栗喉蜂虎得到更好的生息繁衍條件。此外,廈門多措并舉,切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和非法交易候鳥等違法犯罪活動,有效維護候鳥等野生動物種群安全和生態安全。 據了解,保護區成立以來,廈門栗喉蜂虎數量穩中有升。2023年,在栗喉蜂虎騎馬山保護區內,親鳥繁殖數量保持在200只以上,五緣灣濕地公園觀察到3000只以上的栗喉蜂虎。 名片 “中國最美小鳥” 栗喉蜂虎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愛鳥、觀鳥者稱為“中國最美小鳥”。 這些精靈們有著泛著金屬光澤的藍綠色羽毛,尾巴上還有一根“小天線”,眼部則有一條黑色的過眼紋,喉部是栗色的,因而得名栗喉蜂虎。 栗喉蜂虎主要生活在東南亞一帶,每年的4月至8月是它們的繁殖季,部分種群會飛到廈門繁殖、度夏,一直待到10月才離開。 鏈接 在中心城區設保護區 讓遠方來客更好安家 為了保護栗喉蜂虎在廈門生活不受干擾,2011年,廈門在島內一塊原先的工業用地上設立了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構建栗喉蜂虎騎馬山繁殖地和五緣灣覓食濕地保護區。這是廈門首個設立在島內中心城區的市級保護區。 為何要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建立保護區?據介紹,2010年前后,廈門觀鳥協會的觀鳥愛好者在這里拍到了一張栗喉蜂虎集體覓食的照片。照片上,5只栗喉蜂虎同框出鏡,這張“高顏值”的合影在廈門轟動一時。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能更好地安家,2011年,經過專家論證等環節后,廈門正式設立五緣灣栗喉蜂虎市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實行封閉式管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