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曬背 ”火到廈門,你曬對了嗎?
2024-07-23 09:17? 作者:朱黃 鄭麗金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三伏天曬背 ”火到廈門,你曬對了嗎? 醫生:確實有好處,但并非人人適合 東南網7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鄭麗金 通訊員 夏華珍 )進入三伏天,廈門掀起一股“曬背風”:一塊墊子、一片平地就可以開始。簡單、沒門檻,使得不少人都想去嘗試一下。 有廈門市民分享了自己的“曬背”經歷,曬背還分“文曬”“武曬”,認為這是“不要錢的‘天灸’”。但是醫生指出曬背并不適合所有人,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有所選擇。 那么,曬背真的養生嗎?有什么科學依據?這么熱的天氣會不會曬出問題? 公園里各種“花式”曬背 7月19日中午12點左右,在松柏公園的草坪上,身穿白色上衣、頭戴防曬帽的張女士正趴著曬背。張女士表示,她在兩三年前就了解到三伏天曬背這個養生方法了,“我曬背比較隨意,就偶爾曬一下,今天剛好帶小孩出來玩,感覺身上有點寒氣,就趴著和站著曬了20分鐘,流了些汗感覺身體更舒服了”。 7月19日下午4點,導報記者來到蓮花公園看到,不少市民正坐在池邊、草坪上,或趴在石頭上曬背。今年32歲的張先生告訴導報記者,他是第一年曬背,已經連續曬背半個月了,每天下午4點左右他都會到公園坐著曬背半小時,“我是上夜班的,比較少見到太陽,身體濕氣比較重,在網上看到三伏天曬背可以祛濕,就來試試,沒想到效果很好”。 今年60多歲的黃阿姨已經曬背三年了。入伏后,她每天下午4點左右都會來到蓮花公園曬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不同于其他人的曬背方式,黃阿姨是趴在一塊大石頭上曬,她頭戴防曬帽,光著雙腳,雙手攤開全身趴在石頭上。 住在蓮花公園附近的謝先生也已有多年的“曬背”經驗,陽光充足時到公園坐著曬背,這已經成了他每年三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謝先生說,他不僅在三伏天曬背,冬天也曬,三伏天下午4點左右曬,冬天下午2點左右曬,每次曬半小時,頸椎和肩頸的疼痛有明顯的緩解。 天臺上 上班族組團“趴趴曬” 除了到公園綠地,還有不少上班族利用工作的空閑時間到天臺曬背。林女士是湖濱東路一家家政公司的培訓師,工作日上午9點到9點半,他們公司就會組織員工們一起到天臺曬背,大家帶著瑜伽墊,穿著防曬衣,戴著防曬帽,朝著同一方向趴成數排,有的隔著衣服曬,有的露背曬。 林女士告訴導報記者,他們老板比較養生和關注員工的身體健康,有些人因為天天待在空調房,四肢冰涼畏寒,身體素質較差,今年初伏時,他們老板就開始組織大家一起曬背了。“我也已經連著曬了四五天了,曬完感覺手腳和腰部命門穴的位置沒那么冰涼了,喝冰水、冷飲肚子也不難受了,膝蓋也不酸了。”林女士說。 走訪中導報記者發現,廈門市民曬背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的市民穿著防曬服曬,把身體捂得嚴嚴實實,然后曬背;有的市民則裸露后背,讓皮膚直面陽光的威力。“每個人喜歡的方式不一樣,穿著衣服曬背叫‘文曬’,裸著后背曬叫‘武曬’。”最近迷上了曬背的姜先生告訴導報記者。 記者體驗 曬10分鐘感受不太明顯 為了親測曬背體驗,20日下午2時,導報記者體驗曬背,在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趴睡,使背部充分接受陽光照射。初時只覺一陣溫熱的舒適感緩緩滲透肌膚,2分鐘后,背部漸漸有了輕微的灼熱感,不到7分鐘便大汗淋漓。曬背超過10分鐘后,背部灼熱感越來越明顯。考慮到沒有提前進行防曬準備,導報記者結束了此次體驗。曬背過后,除大量出汗以及背部裸露的皮膚發紅,并無其他特別感受。 醫生提醒 曬背并非人人適合 “曬背”真的可以養生嗎?海滄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范洪力表示,曬背的確有很多好處,但不建議夏日高溫天氣下曬背。范醫生介紹,中醫認為“背”為陽經所循,特別后背正中線的督脈,更是被稱為“陽脈之海”。適當的日曬,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必要的,但夏季曬背需考慮個人體質。 醫生提醒,紫外線過敏者,紅斑狼瘡、銀屑病等皮膚病患者不要曬;14歲以下人群不建議曬,幼兒皮膚嬌嫩容易曬傷;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人群謹慎嘗試,避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