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量身打造專屬保險 織密職業安全防護網
2024-08-13 09:36? 作者:何無痕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量身打造專屬保險 織密職業安全防護網 “益鷺保”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職業傷害兜底保障,分散平臺企業經濟風險 快遞員在窗口咨詢“益鷺保”保險。(記者 黃曉珍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無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奔波在大街小巷,成為我國新增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保障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進一步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的權益保障,為他們創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近年來,廈門持續探索職業傷害保障新機制,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同時,提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抵御職業傷害風險的能力,織密職業安全防護網。 前不久,在集美區一家工廠打零工的楊先生在操作機器時不小心被割傷,緊急前往醫院治療后,高額的醫療費用讓他憂心忡忡。好在上崗前工廠就為他購買了“益鷺保”,保險期限7天,保費2.8元。治療結束后,楊先生按程序申請理賠,一天內7037元理賠款就到賬了。 楊先生此次理賠是廈門首個“益鷺保”成功賠付案例。“益鷺保”是廈門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量身打造的專屬職業傷害保險,于2023年9月率先全省推出,通過“政府引導、財政補貼、商業運作”的模式,不限戶籍、不分行業類別,按日參保、按日計費。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每人每天只需支付0.4元的保費,就可享受最高40萬元的保險保障。 8月1日,“餓了么”騎手周志勇來到窗口咨詢“益鷺保”辦理事宜。“平均每天有七八個小時在路上跑,多一份保障讓自己和家人更安心。”周志勇告訴記者。 截至7月31日,“益鷺保”投保時長共計171.53萬天次,參保人數17916人。“益鷺保”不僅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了職業傷害兜底保障,還進一步分散了平臺企業的經濟風險。其靈活就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工作被國務院通報表揚,并被評為2023年福建省金融創新項目。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以新就業形態為代表的靈活就業發揮了重要的就業蓄水池作用。”廈門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廈門人社部門將攜手相關部門,著眼于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持續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急難愁盼,著力及時化解勞動爭議、實施暖心關愛舉措等,通過多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提供多元保障,讓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廈門工作安心、舒心。 鏈接 四個方面18項措施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2023年2月,為更全面、更深入地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廈門成立了由市委領導牽頭、27個民生服務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和職能部門組成的快遞員和外賣騎手權益保障工作專班,以“一個機制”為引領,有效發揮多個部門協同力量。 按照這個機制,廈門多個部門協同合作,出臺了一系列操作性強的創新政策舉措。 在此基礎上,專班形成《廈門市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若干措施》,并于7月21日以市委辦、市府辦名義出臺,進一步拓展和加強保障范圍、人文關懷和改革創新,在全國率先高規格構建起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機制支撐。 《若干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18項措施: 第一方面是強化權益服務保障 主要圍繞暢通維權渠道、健全協商協調機制、加大職業傷害保障、加強勞動安全保護等方面提出措施。 第二方面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主要圍繞加強便利場所建設、加強應急救護培訓、開展技能培訓服務、提升職業榮譽感等方面提出措施。 第三方面是引導督促企業規范管理 主要圍繞引導合理確定勞動強度和勞動報酬、引導依法合規確定勞動規則、強化權益保障智慧監管、開展維權專項檢查等方面提出措施。 第四方面是加強法治保障 主要圍繞暢通新就業形態勞動關系認定裁審銜接、推動地方性立法、嚴格公正執法等方面提出措施。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 新聞圖片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