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看診效率 廈門多家醫院“嘗鮮”DeepSeek
2025-03-08 09:19? 作者:匡惟 陳恩澤 ?來源: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秒速”出方 輔助醫生診斷 提高看診效率,廈門多家醫院“嘗鮮”DeepSeek 廈門晚報訊(記者 匡惟 陳恩澤 通訊員 羅超 石青青 謝海婷 高瑩 王一軍)DeepSeek大模型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在眾多場景中得以應用。昨日,記者了解到,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等廈門多家醫療機構已經成功部署DeepSeek大模型,各醫院都表示,未來將繼續DeepSeek的深入應用。此外,還有多家本地醫院正緊鑼密鼓地推進DeepSeek模型的接入工作,預計不久的將來,廈門將有更多醫院加入這一創新行列。 將電子病歷系統接入DeepSeek模型 輔助醫生診斷 2月26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將電子病歷系統接入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目前該院已實現了DeepSeek與住院電子病歷系統、手術麻醉系統的接入與應用,AI可自動識別患者病歷資料,結合醫生提問進行精準的數據分析、思考和問答,包括借助DeepSeek進行病情剖析、提供診斷參考,并定制個性化治療計劃,輔助醫生進行更準確診斷,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并降低副作用。 不久前,在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出現了“秒速”出方的一幕。打開電腦,進入醫生工作站病歷書寫系統,在側欄找出DeepSeek,僅數秒鐘,患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治療方案便呈現在眼前供醫生參考。二院信息科主任袁微介紹,目前二院已將DeepSeek部署到內科、外科、重癥醫學科等科室上。 廈門市第五醫院也已經將電子病歷系統接入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運用最新AI技術高效精準地分析病歷內容,進行報告解讀、智能診斷,并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健康知識宣教。此外,還可以實現全量病歷質控,在病歷管理各環節實現及時、全面評價,大大提高了醫院病歷質量。 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2月將DeepSeek接入醫院的醫療軟件中,目前AI智能助手可以自動調用,實現智能診療等功能。 DeepSeek嵌入微信公眾號 患者可以在手機中與其互動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則是成功部署DeepSeek-R1 AI報告解讀系統,該系統已嵌入微信公眾號中。記者將自己上一次感冒時做的血液檢查報告截圖傳入系統之中,幾秒鐘后生成了報告分析,解釋每一項異常指標:比如,報告其中一項“淋巴細胞計數數值”為1.04,報告解讀中寫到“低于正常參考方位(1.10-3.20),可能提示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存在某些感染。”對于患者來說,檢查報告中專業術語晦澀難懂、數據分散難分析,往往需要反復咨詢醫生才能獲取關鍵信息,廈大中山醫部署DeepSeek-R1 AI報告解讀系統,做到關鍵指標秒提取、異常值智能預警、多模態融合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報告,降低報告理解門檻,同時患者可隨時查看健康趨勢與隨訪提醒。 記者在廈門醫學院附屬海滄醫院微信公眾號的對話欄里中輸入“我肚子痛怎么辦?”AI客服在幾秒鐘后回復,建議到疼痛管理門診首診,并且給出相應的就診和養生提醒。輸入自己想去的科室,對方能引導你到準確的樓層。 日前,24小時在線的“AI客服”已上線,此外還開設了AI語音識別等服務。海滄醫院信息科主任林志穩介紹,海滄醫院智能客服未來還將陸續上線AI智能分診、AI預問診、AI報告解讀、AI健康檔案等?,形成一套智能系統,進一步提高患者體驗感。 醫生說 提高醫生看診效率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陳雙龍:“以往制定出院后續治療計劃靠醫生人工完成,需要5-10分鐘。現在有了DeepSeek,1分鐘左右就能得到治療計劃,方案細致完備,醫生在審核方案時提出質疑或提醒,DeepSeek能快速糾錯。醫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患者溝通病情。” 第二醫院重癥醫學一科主任醫師何飛是二院的第一批體驗者,他表示DeepSeek的部署,顯著提高醫生的看診效率。 市民說 治療的事還是聽醫生的 在市民陳先生看來,DeepSeek在減少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也為患者提供了方便。但是AI是否可信,陳先生保持中立態度。 市民王女士也表示,AI判讀和AI解釋確實具有實用性,對于沒有系統學習過醫學的廣大群眾來說,AI能跟幫助患者及家屬理解病情,但就目前的AI水平而言,若是將診療交給DeepSeek,她仍舊不放心。具體治療的事,還是需要聽醫生的。 鏈接 華廈眼科AI創新平臺啟動 近日,華廈眼科DeepSeek模型本地化部署暨AI創新平臺啟動儀式舉行。華廈眼科將同各方緊密協作,不斷調試,實現集團原有系統與DeepSeek模型的無縫對接與深度融合。 廈門眼科中心執行總經理姚鄭玲玲接受采訪時表示,華廈眼科將攜手各方,深入研究DeepSeek模型的獨特優勢,將其深度應用于眼科醫療的實際診療中,在診療輔助、患者服務、醫院運營、科研創新等方面,為患者、醫院、行業和社會帶來更多更實在的價值。 此外,儀式上,眼科AI新質生產力創新平臺與眼科AI高品質服務創新平臺同步揭牌。眼科AI新質生產力創新平臺旨在整合各方資源,由資深專家牽頭,深入開展AI在眼科醫療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探索,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眼科AI高品質服務創新平臺則聚焦臨床服務,將以集團全國范圍內的臨床診療電子病歷和健康篩查體系為基礎,持續優化臨床應用場景,為患者提供融合AI高效診療與人性化關懷的高品質眼科醫療服務。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