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特區建設30年:特區30年 廈門的"飛躍之路"
如今廈門經濟特區已擴大到了全市,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中心城市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2月15日訊 (記者 鄭友賢 陳挺 許茵茵 文/圖)1981年10月,在湖里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隨著一聲開山炮響,廈門經濟特區破土動工。1985年6月,中央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包括鼓浪嶼在內總面積共131平方公里。2010年,廈門經濟特區再次擴大到全市的1699平方公里,此時廈門的GDP,已從1981年的7.4億元增長到2060億。經歷了一次次的升級壯大,今天的廈門,已從偏居東南一隅的彈丸之地,迅速崛起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中心城市。 【親歷】 30年,與特區的不解之緣 曾瑩,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館長。作為一個外來者,她親歷了特區30年的滄桑巨變,參與了特區紀念館的籌建。最近,她正忙著籌備特區建設30周年成就展。 “湖里第一炮”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記者走進了位于湖里區的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這里曾是湖里區政府的辦公樓所在地,3年前改建為紀念館。對館中的資料、圖片和背后的故事,曾瑩如數家珍。她指著一張“蘑菇云”的照片說,這就是被譽為開啟廈門經濟特區歷史的“湖里第一炮”:1981年10月15日,隨著一聲開山炮響,廈門經濟特區破土動工。 湖里位于廈門島西北角,三面臨海,港區開闊,水深不淤,海岸線長,地理位置優越。1980年10月7日,國務院批準在這里劃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為經濟特區。于是,特區建設者們靠著一股英勇無畏的沖勁和改革創新的闖勁,在這片被人戲稱為“廈門夾皮溝、西伯利亞”的荒蕪之地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從1982年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印華地磚廠落戶湖里加工區,至1983年底,全市共引進三資企業項目22個,實際利用外資794萬美元。 當時,曾瑩還是個學生,但特區的名字卻深深吸引著她。她知道,在這方小小的土地上,正創造著一個個“神話”:全國第一個利用外資修建機場,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在全國率先取消專業化行政管理機構,率先開放市場、取消計劃供應……一次次的變革,催生了人們口口相傳的“廈門模式”。
“鷺江”號上的講話 在紀念館大樓北側,放著一艘交通艇,曾瑩說,這是著名的“鷺江”號,先后接待過包括鄧小平、江 澤民、胡錦濤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100多位,還接待過尼克松、西哈努克等許多外國貴賓。 1984年2月8日,鄧小平乘坐“鷺江”號,一邊眺望鼓浪嶼的海上風光,一邊聽取省市領導的工作匯報。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在鋪開的地圖上匯報:廈門經濟特區只有2.5平方公里,實在太小了,最好能把范圍擴大到全島。鄧小平回京后不久,中央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從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包括鼓浪嶼共131平方公里。 1985年,曾瑩大學畢業后沒回老家漳州,而是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滿懷憧憬來到了廈門。“經濟特區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新鮮的概念,充滿著吸引力。”曾瑩激動地說,雖然當時條件并不好,但大家胸懷理想、滿腔熱情。 “那時,廈門真正的城區并不大,也就廈大、輪渡、中山路這一帶,連廈門火車站還都是郊區。我是搭乘火車來廈門的,記得火車站旁邊就是稻田。”當時的曾瑩根本無法想象如今廈門火車站的繁華程度。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后,變化更是日新月異,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以及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大商場和公園也日益增多……在廈門投資興業的臺胞越來越多,臺企如雨后春筍般冒出。曾瑩說,不時會碰到臺灣人,大家說著一樣的閩南話,很親切。 紀念館里的資料也多次提到,廈門經濟特區因臺而設,先行先試和推動兩岸交流,始終是廈門經濟特區的重要使命。如今,廈門已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大的臺資企業聚集區和臺商聚集區。 第三次飛躍 在2010年第二屆“海峽論壇”上,省委書記孫春蘭在致詞中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廈門經濟特區由全島擴大到全市。隨著經濟特區的擴大,廈門原有“一市兩法”的狀態也走進歷史。 今年9月底,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在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提出了奮力推進廈門科學發展新跨越的目標,描繪了未來5年廈門發展的新藍圖——全面加快島內外一體化和廈漳泉同城化,全力打造創新廈門、宜居廈門、平安廈門、文明廈門、幸福廈門,更好更快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城市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 經歷了一次次的升級壯大,廈門正朝著“島內外一體化”的藍圖不斷前行。廈門島內,致力于保持風貌和特色,降低開發強度和建設密度;島外,規劃建設海滄、集美、同安、翔安四個組團,建設新城,讓城市格局由原來集中于島內的一個“拳頭”展開為一個“手掌”。 廈門“島內外一體化”給曾瑩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隔一段時間出島,就能看到新變化,一棟棟高樓林立,原來的荒地已變成新城區了;隨著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等的建成,島外也不再遙遠,出入島已經非常方便。 而隨著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廈門不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教育、衛生、文化、住房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社會保障、文明創建、平安建設水平皆走在了全國前列——最早推行最低工資標準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線;率先推行“全民社保”,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均實現了城鄉居民一體化、全覆蓋、高標準;率先建立了多層次的住房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模式成為全國“藍本”,低保家庭實現應保盡保…… 30年對個人來說很漫長,對城市發展而言又是那么短暫。30年,曾瑩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而特區也給她提供了展示才華的舞臺。曾瑩說,能與特區結緣,是很幸福的事情。 【專家聲音】 廈大教授朱冬亮: 廈門經濟增長最均衡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公布的《2011中國城市發展綜合評價報告》顯示,2011中國城市科學發展綜合排名,廈門位列第一,將北京、上海、廣州拋在后面。 “這是實至名歸。”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冬亮說,廈門不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也不是最具開創性的城市,卻是社會經濟發展最均衡的城市。就經濟發展而言,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包括各經濟特區中,廈門不是個頭最大的,速度也并非最拔尖,但如果從經濟、社會、人文、環境諸多領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角度來綜合觀察,廈門的發展模式無疑具有鮮明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文明發展的特點。 “廈門是一個讓人感覺溫馨的宜居城市!”朱冬亮教授說,廈門這座城市環境優美、開放包容。市區就像花園,園林綠化率高、街道清潔干凈等口碑在外;市民文明素質高,榮譽感強,整個城市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接納外來人口。廈門多年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收到了良好成效,廈門的幸福感確實很高! 朱冬亮教授認為,廈門有著較強的城市競爭力還在于,政府注重民生、傾聽民意,注重社會保障等。 【數字特區】 30年來,廈門全市GDP從1981年的7.4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060億元,增長近300倍,平均增速高達17.4%;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1.5%,2010年達到526.02億元。 2010年,廈門以占全省9.6%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創造出占全省14.0%的生產總值、25.6%的財政收入和52.4%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萬元,年均遞增15.2%;農民人均純收入過萬元,年均遞增13.4%。 至2010年底,全市歷年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9007個,實際利用外資223.23億美元。客商從創辦初期以港澳和東南亞客商為主逐步擴展到歐美、日本以及臺灣等近70個國家和地區。 |
- 2011-12-15廈門特區30周年:廈禾路改造 10年拆遷10萬戶
- 2011-12-12廈門特區30周年:“漂”在廈門 就像回到家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
- 2011-12-06廈門特區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時光”
- 2011-12-05廈門特區30周年:國際賽事匯聚世界目光
- 2011-12-02廈門特區30周年:筼筜湖 臭水坑變身城市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