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 文化交流篇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15日報道(記者 黃燕 陳文波 謝海潮 周思明)
《蝴蝶之戀》劇照
“歌仔”,是歌兒的俗稱,泛指閩南方言通俗歌曲、歌謠。明末清初,大量的閩南移民遷移臺灣,帶去了“歌仔”,在廣泛傳唱過程中,傳入寶島的“歌仔”融合了當地的民謠民歌,吸收了大陸的民間歌舞戲曲,形成了富有臺灣特色的歌仔戲。
在歌仔戲悲歡離合的劇情中,浸潤著海峽兩岸血脈交融的生命史。廈門特區成立以來,海峽兩岸沖破阻隔,同根同源的歌仔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亮點,歌仔戲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今天,我們回過頭再看歌仔戲,看到兩岸交流的融合,更看到廈門特區三十年來文化的繁榮發展。
四十年的分割,
一個調子就搭上了
1990年,廖瓊枝第一次來到祖國大陸。
這一年,廈門經濟特區已經成立9年。這一年,兩岸歌仔戲的學術交流已經呈現出熱鬧的景象。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臺灣家喻戶曉的歌仔戲明星,廖瓊枝的到來,引起了戲曲界的關注。
55歲的廖瓊枝有“臺灣第一苦旦”的美譽,在歌仔戲里,她是“最能哭的人”,也是“最能讓人哭的人”,她的唱腔被稱為“東方最美的詠嘆調”。她來到廈門市歌仔戲劇團,當樂師拉起七字調的曲牌,一下子就讓她沒有了陌生感,情不自禁地跟著調子唱了起來。“四十年的分割,一個調子就搭上了。”廈門臺灣藝術研究所副所長曾學文說。他是兩岸歌仔戲交流的見證人,兩岸歌仔戲多年來的風風雨雨他最清楚:這一個調子的搭上,背后是兩岸歌仔戲人長期的努力。
事實上,在廈門經濟特區成立之初,海峽兩岸的歌仔戲已經涌動著交流的渴望。
由于兩岸的分割,歌仔戲在大陸和臺灣走上兩條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海峽兩岸彼此對對岸都充滿了好奇和渴望。隨著廈門特區的成立,兩岸歌仔戲人的接觸慢慢從地下浮出水面,交流,也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開展起來。
“兩岸的歌仔戲最早是通過電波來交流。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臺灣電視歌仔戲明星楊麗花、葉青在廈門,在閩南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而臺灣的歌仔戲同行也常常取道日本,來廈門學習觀摩大陸的歌仔戲,再將翻錄的錄像帶帶回臺灣。”曾學文回憶道,當鄧麗君那溫婉的歌聲蕩漾在大陸的大街小巷時,被偷偷翻錄的大陸歌仔戲錄像帶也成了臺灣最搶手的商品。
1995年,首屆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在臺灣舉行,曾學文等8名大陸學者第一次踏上了臺灣。就在這屆研討會上,兩岸同仁共同倡議,每兩年輪流舉辦一次學術研討會和交流演出,把歌仔戲學科建立起來。此后,歌仔戲的交流會越來越頻繁。
“越是交流,越是建議,歌仔戲的發展就越是完善。”廖瓊枝說,越來越頻繁的交流,縮短了兩岸的距離,也消融了歌仔戲之間的分歧。在交流中,兩岸歌仔戲取長補短,在交流中,歌仔戲的傳承發展得到重視,在交流中,兩岸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在交流中,歌仔戲煥發出勃勃生機。
歌仔戲《蝴蝶之戀》就是兩岸交流合作的一個典范,這部2008年排的大戲,在藝術和市場上,均達到了一個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