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30年:親,我在廈門等你
陳經超:大陸“體制內”的臺灣人 陳經超是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教師,臺灣臺中人。臺籍教師并不新鮮,但他是教育部所屬高校,也是福建省事業單位錄用的首批編制內的臺灣教師之一。 2002年即將從臺灣大學農學院畢業的陳經超,萌生了到大陸發展的念頭。“這還要感謝臺大非常自由的氛圍,很多老師會將自己在大陸看到的情況說給學生聽,并告訴我們大陸巨大的發展前景。”當時,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同一天招考碩士,到底考哪?他還真是掙扎了一番。“我在北大校園逛了9天之后,被那里的人文氣息打動了。” 開始幾年,陳經超每次回臺灣,親友問得最多的就是“你為什么去大陸”,如今,親友見到他都說“你怎么這么有遠見”。 其實,陳經超在大陸的求職經歷并非一帆風順。200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他面臨就業的壓力。“當時,大陸沒有相應的政策,臺生在大陸找工作有些尷尬:不僅進事業單位和國企無門,連臺企都傾向于招錄本地學生。” 為了就業,他在東盛科技實習了近一年時間。2005年,又考取了北大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學專業的博士。由于此前找工作的艱辛,讀博期間,他特別關注全國各地的就業信息和相關政策。這期間,陳經超注意到福建省2009年5月出臺了針對取得內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歷的臺灣學生的就業新政策:像他這種情況的臺籍畢業生,在福建可以進入事業單位、高校工作,并獲得事業編制,同時享受與大陸畢業生一樣的待遇。 “雖然,廈門離臺灣最近,雖然已經在大陸生活了8年,但是直到廈大面試時,我才第一次踏上廈門的土地。一到,我就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街頭巷尾飄來的閩南話自然不用說,廈門的海蠣煎更是再熟悉不過的小吃。” 去年博士畢業后,陳經超還收到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邀請,但他最終選擇了廈大。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福建省出臺的新規中,明確規定“臺生在福建省內就業與內地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這在大陸是首創,讓我有種在‘體制內’被接納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沒有真正融入這里生活的人是不會明白的。” 陳經超說,如今,他算是在廈門真正生根落戶了。一度給他帶來困擾的臺籍身份,正在逐步變成獨特資源。比如他與其他老師正在合作的一項涉及兩岸的課題研究,可隨時往返兩地的“特權”大大方便了工作的開展。 |
- 2011-12-15廈門特區30周年:廈禾路改造 10年拆遷10萬戶
- 2011-12-14廈門特區30周年:國企大腕 挺進全國500強
- 2011-12-12廈門特區30周年:“漂”在廈門 就像回到家
- 2011-12-10廈門特區30周年:廈門港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 2011-12-09廈門特區30周年:文明城市 廈門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
- 2011-12-07廈門特區30周年:特區立法,法治之光照耀廈門
- 2011-12-06廈門特區30周年:保障房里的“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