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廈門,一切工作為了造福人民
30年前,湖里出口加工區的一聲開工炮響,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歷史序幕。 27年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臨廈門視察,親筆題寫了“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題詞。在他的直接推動下,廈門經濟特區從湖里2.5平方公里擴大到廈門全島131平方公里,為特區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去年,國務院作出《關于擴大廈門經濟特區的批復》,同意將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這是廈門經濟特區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為廈門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拓展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30年滄桑巨變。廈門特區從兩岸對峙的海防前線,變為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從偏居東南的海島小城,變為海峽西岸的中心城市;從落后匱乏的彈丸之地,變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2010年,廈門GDP突破2000億元,30年增長278倍,年均增長17.4%;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21.5%,30年增長超過300倍。2005和2008年,廈門連續以優異成績摘取兩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今年又順利通過了第三屆復查。聯合國人居署在授予廈門“聯合國人居獎”時,作出這樣的評價:“廈門讓居民在健康的環境中擁有體面的家。” 巨變源于科學發展,源于協調發展。發展的終極目標是提高人民的福祉。“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不久前在市黨代會上說的這句話引起廣大廈門市民的共鳴。 轉變發展方式 要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30年間,地域空間相對狹小、傳統資源匱乏、工業底子薄弱的廈門,靠什么實現如此之高的發展速度? 答案是經濟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圍繞著“二三產共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內外需齊拓展、惠民生促和諧”的發展思路,廈門再次發力。 做強先進制造業。廈門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和優化布局,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新興產業,做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特色。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生物與新醫藥等方面都成為全國重要的基地。廈門目前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74家,占了福建省一半以上。 做大現代服務業。廈門注重發揮區位交通便捷、人居環境優越、科教人才基礎較好等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重點發展區域性總部,把港資臺資、央企和民企總部引進來,運營中心、結算中心、會計服務中心、設計中心匯聚成群。 2010年6月,國務院批復將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廈門全市,特區面積擴大了12倍,標志著全域特區時代到來。廈門市委、市政府抓住這一機遇,全面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島外集美、海滄灣、同安、翔安新城建設相繼開工。今年6月,廈門、漳州、泉州大都市區同城化建設正式啟動,涵蓋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首批18個項目已全面推進。 不求最快,但求最好。30年來,廈門走出了一條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道路,實現了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協調。 民生優先 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廈門市財政一般預算2/3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點領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廈門舍得為百姓花錢。 “十一五”期間,廈門市財政投入130多億元用于社會保障。全民低保、全民醫保、全民義務教育、社會保障性住房……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已初步建立。 廈門從2010年起,實施城鄉一體化的醫療保險,每個參保人每年可享受500元免費基本藥物,在全省率先實現醫療保險全覆蓋。目前,城鄉居民住院醫療費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已提高到70%,城鄉居民醫保標準居全國前列。 和城市居民一樣,廈門農民也能得到低保和養老保險制度的呵護。廈門2010年建立了城鄉一體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降低繳費標準、提高保障水平,把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6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享受,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 廈門將義務教育全部納入政府公共財政的保障范圍,城鄉一體,農民工子女享受同等教育待遇。從2007年起在全國率先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近年來又持續加大財政對教育傾斜力度,已實現包括全市農民工子女簿籍費在內的城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完全免費。廈門市正在集中新建和改擴建幾十所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民工子女進入公辦學校讀書的比例有望在目前已達70%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廈門率先建立了覆蓋全體市民、分層次保障的住房保障體系,實現符合條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保障住房應保盡保。建設保障房所需資金全由政府財政投入,土地出讓凈收益投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比例比國家規定的最低投入比例高出30個百分點。今年前7個月,已開建41021套保障房,超額完成省下達給廈門的全年4萬套建設任務,開工率居全省第一。 生態立市 為市民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近日,廈門市宣布,高集、集杏、馬鑾等7座海堤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部打開,以恢復廈門海域原有的生態環境。其中,高集、集杏兩座海堤已先行開口改造。 生態立市的廈門,多年來不遺余力地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為保護環境,廈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廈門規定新項目落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必須符合“產業方向、科技含量、投入強度、產出效益、環境影響、就業機會、資源消耗”七項標準;要求新建園區嚴格按照生態工業的原則規劃與設計;對現有的經濟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集中區進行生態化改造。 廈門勇于承擔生態共同責任。九龍江流經福建龍巖、漳州、廈門三市,是三市人民重要的供水源。廈門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積極探索九龍江跨區域治理機制。 廈門的生態治理模式正從“以治為主”向“以防為主”轉變。目前,全市基本實現了城區“步行500米有綠地,步行15分鐘到公園”。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2.9%,城市生活垃圾無公害化處理率達到94.3%。 先行先試 建設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因臺而設的廈門特區,從誕生之日起就擔負著雙重使命:既要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窗口和排頭兵,又要成為中央對臺政策和發展兩岸關系的試驗田、窗口和排頭兵。 重任在肩。多年來廈門傾力廈臺經貿合作與交流,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廈門特區發展所迸發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形成了對海峽彼岸最現實、最貼近的說服力和融合力。 如今,廈門已經成為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聚集地,一批世界知名的臺灣光電企業相繼落戶,迄今全市累計批準臺資項目3600多個,合同臺資近100億美元,實際到資約70億美元。廈門已成為重要的對臺貿易口岸,而臺灣也已成為廈門的第五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場。2010年,廈門對臺進出口總額達63.5億美元,增長51.1%。 經貿、文化、教育……廈臺各領域的交流越來越頻繁。廈門還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兩岸基層政黨、市縣政府和各界之間的參訪,率先啟動赴金馬澎、赴臺個人游。“小三通”每天36個往返航班,運送旅客累計超過700萬人次。 兩岸一家親。來廈臺商從最初的“只身探路”到現在的“舉家扎根”,見證和推動了廈門的繁榮發展,也分享了特區繁榮發展的成果。 (原載2011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1 版 本報略有刪節) 鏈接5版·專題新聞 新華社播發通訊介紹廈門創新社會管理經驗 民生優先 民意為重 |
- 2011-12-21廈門奪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特區30周年再添厚禮
- 2011-12-20廈門特區30周年:一道道禁令 一步步文明
- 2011-12-17廈門特區30周年:60座橋梁搭建幸福回家路
- 2011-12-14廈門特區30周年:國企大腕 挺進全國500強
- 2011-12-12廈門特區30周年:“漂”在廈門 就像回到家
- 2011-12-09廈門特區30周年:文明城市 廈門人的幸福之光
- 2011-12-08廈門特區30周年:從特區"升起"的省部級干部